海皇粥店結業,勞工處至今收到近100名海皇粥店員工求助,涉及欠薪及解僱補償等,追討金額約1500萬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海皇粥店聘請約19名外勞,他們亦受本地勞工保障權益,與本地員工一樣可以透過破欠基金追討欠款。
孫玉菡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由今年一月當局推出外勞支援計劃,當遇到公司結業要追討欠薪,外勞最多可在簽證終止後多留港2星期,期間政府會提供每日350元住宿資助,或其住宿費用的70%資助,亦會有每日100元膳食和交通津貼,在完成追討後政府會通知外勞再來港取回欠薪,他們留港的住宿費亦有資助。
對於外勞來港時要支付高昂中介費,孫玉菡表示,中介費是由國家商務部指定認可輸港勞務公司收取,規定收取的費用要合理,他過往會見商務部時亦有就此交流,希望外勞工作職位安排公允。
政府昨日公布本港3至5月失業率為3.5%,微升0.1個百分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本港正值經濟轉型期,部分行業例如建造、零售、飲食、地產業,經營相對困難。展望未來,受地緣政治影響,經濟較多不穩定因素,但本港預期今年全年經濟增長2至3%,相信多項盛事活動、旅遊等可為經濟帶來正面增長。
孫玉菡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每年暑假都有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均會為未來數月的失業率帶來一定影響。但中長線而言,他對本港就業前景維持審慎樂觀,又強調3.5%失業率與過去20年平均數相若,希望外界對香港經濟的韌性有信心。
至於機電、建築等行業商會反映人手短缺,孫玉菡說是中長期的大趨勢,當局調查顯示,本港技工中位年齡已達50歲,工人退休會進一步引發短缺。他指出,本港勞動人口有約380萬,而目前透過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在港工作的外勞有約2.5萬人,佔總勞動人口不足1%,相信輸入外勞對香港勞動人口影響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