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印度和巴基斯坦昨日在美國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但今天雙方還有交火。不過,事件將寫入史冊——印度出飛機,巴基斯坦用智謀,合演出一齣空戰神劇,掀翻西方百年神話,故事出人意表。

AP圖片
印巴空中格鬥,最矚目莫過於有法國「陣風」被擊落,巴基斯坦早前反擊印度空襲,擊落對方5架印軍戰機,包括3架「陣風」。法國情報證實一架印度空軍「陣風」戰鬥機被巴基斯坦「殲-10C」擊落,是法國製造的先進戰鬥機首次在戰鬥中損失。法國正在調查是否有更多「陣風」戰鬥機被巴基斯坦擊落。
今年3月,法國重提歐洲自主建軍的主張。馬克龍呼籲歐洲國家停購美製武器,轉買歐洲貨,事關「陣風」性能可克制美國的頂級製造如F-35——歐洲諸國未見踴躍,另一個東方大國就響應馬克龍。「印度以大約90億美元(700億港元)高價,訂購36架法國陣風戰機,即平均每架戰機造價近2.5億美元。」
法國如今忐忑不安,因為印度90億美元「陣風」未找尾數,印度可會如期找數,成疑問,還有「陣風」未來銷售相信大受影響,所以有人指出,中國可能笑到內傷——百年屈辱之恨,由巴基斯坦使用中國武器而解。巴基斯坦用中國舊式的「殲10C」,橫掃歐美軍事科技優越形象,情況猶如DeepSeek出現,矽谷人工智能從芯片到軟件皆被顛覆過來。
中國又再一次運用創新意念,用看似不足的技術,組合成一套實用的解決方案,打破歐美主導的軍事技術優勢,就如中國改變AI算法,繞過美國用密集高端芯片堆出來的方法,不僅不怕芯片制裁,還節省幾千萬美元做出矽谷同級的效績,如是者,直接動搖美國一眾科技股市值。
法國「陣風」也好、「幻影」也好,甚至今次沒有出戰的美國F-16,都是傳統觀念的纏鬥模式,一對一飛近作戰,歐美系戰機數十年如一日追求《壯志凌雲》的場景。然而,中國改了空戰的打法,以巴基斯坦今次為例,先由邊界前沿的「紅旗9B」地面防空飛彈追蹤印度的「陣風」,目標鎖定了,打「陣風」的不是「紅旗」,而是把資料傳到還在境內100哩外的巴軍「殲-10 C」,由它發射本身攜帶的PL-15空對空飛彈,PL-15接著由功能強大的預警機導航,最後一程PL-15打開終端雷達,保證「使命必達」。
以上成套改進空中戰術名為「A射B導」,因為戰機限於用電量,雷達不能過度使用,做個大雷達行不行?那又要重新設計。「A射B導」以共享數據鏈的層層分工、依次接力,解決了問題,一架舊式的「殲10C」,比「陣風」看得遠,打得準,同時性價比更高(6000萬美元vs 2.5億美元)。
真正內傷是美國,很多人用陰謀論推測,何以印度今次突然對巴基斯坦出兵,這個地緣危機怎麼跟中美關稅較量來得那麼巧合?不管如何,特朗普自以為斡旋印巴衝突,可以爭取頭功,其實美國是輸了一手印度牌。何解?
有歌你唱︰「剛買的飛機,剛買的飛機被打啦」、「一架都沒回家,九十億全部白花」、「破飛機,還沒出國就散架」、「雷達都是壞噠,什麼都看不見呀」…。這是網上爆紅的《剛買的飛機被打啦》,你聽罷全曲便明白印度被打怕的心情。1
印度短時間難以發圍,皆因手上海陸空武器是「萬國製造」,無法建立互聯互通的數據分享,相信有一段時間需要閉關修練,是以,無暇赴死——No Time to Die。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