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專家料本港已踏入每半年一次新冠病毒輕微爆發循環

香港電台

專家料本港已踏入每半年一次新冠病毒輕微爆發循環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專家料本港已踏入每半年一次新冠病毒輕微爆發循環

2025年05月13日 11:49 最後更新:12:30

本港新增兩宗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嚴重個案,包括一名17個月大的女童,現時情況危殆。另一名13歲有長期病患的女童情況嚴重。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表示,染病的17個月大女童,沒有接種新冠初始劑次疫苗,相信以往亦未感染過新冠病毒,因而首次感染,情況可以很嚴重。至於13歲患病女童本身有長期病,免疫力較低,因此即使她曾接種初始劑次疫苗,仍較易出現重症或嚴重併發症。

孔繁毅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本港的新冠病毒活躍程度,在3月中起上升,形容現時情況大約是每半年一次輕微爆發的循環,原因主要是社區混合免疫抗體隨著時間下降。他又說,今次的輕微爆發因為流感高峰的出現已有所延後,與對上一次相隔大約8個月。另外,本港出現輕微變種病毒株,同時在亞洲地區包括香港,亦出現新的病毒株XDV.1,這兩種病毒株免疫逃逸能力較強,傳染性較高,但整體破壞力仍屬輕微,不過,高危人士如受感染,會有較大機會出現重症。他相信目前的疫苗仍然有足夠保護力。

孔繁毅呼籲市民接種疫苗,院舍方面,如有長者染病,工作人員及探訪人士都要戴口罩。確診者應盡快求診及服食抗病毒藥物。

消委會今年首5個月接獲有關外賣平台的投訴有971宗,去年全年則有1146宗。

有消費者反映,有外賣平台系統的送餐時間紀錄混亂和出錯,一度拒絕發放延誤補償。在消委會介入後,平台重新檢視訂單,並同意按機制提供優惠券作補償。

另一名投訴人在平台點餐後,發現點錯食物,下單後1分鐘內已要求取消,但在3分鐘後,被平台以餐廳「已出餐」為由拒絕退款,亦不會為已取消的訂單送餐。平台強調餐廳當時已接單,並消耗食材去備餐,而出餐證明資料亦是餐廳內部商業資料,因此拒絕提供,消委會已建議投訴人考慮諮詢法律意見,決定會否再追討。

有投訴人在平台點餐時選擇「外賣自取」,但發現該餐廳沒有在有關商場開店而未能取餐。投訴人其後無法聯絡餐廳,平台則以餐廳「已接單」為由拒絕退款,只賠償10元優惠券。消委會調停後,餐廳表示只作線上經營,並要求平台移除「外賣自取」選項,投訴人獲全額退款。

消委會敦促業界提升服務質素,改善系統資訊透明度,實時更新餐廳接單和備餐狀況,並建議參考各地平台做法,考慮設立在合理指定時間內取消訂單仍可退款的機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