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蔡若蓮南韓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 交流介紹香港教育優勢

政事

蔡若蓮南韓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 交流介紹香港教育優勢
政事

政事

蔡若蓮南韓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 交流介紹香港教育優勢

2025年05月14日 18:46 最後更新:19:4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在南韓濟州舉行的第七屆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教育部長會議,與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交流,介紹香港的教育優勢。

教育局局長在第七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介紹香港教育優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在第七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介紹香港教育優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在專題環節上表示,香港致力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搖籃。香港五所公帑資助大學名列世界百強,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年度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首四名,亦是香港公帑資助大學。

更多相片
教育局局長在第七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介紹香港教育優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在第七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部長會議介紹香港教育優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右三)5月14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的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上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右三)5月14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的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上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前排右二)5月13日在韓國濟州與與韓國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前排右五)及其他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的教育部長參觀亞太經合組織教育展覽。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前排右二)5月13日在韓國濟州與與韓國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前排右五)及其他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的教育部長參觀亞太經合組織教育展覽。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左)與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右)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左)與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右)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右一)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右一)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前排右一)與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前排右一)與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右三)5月14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的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上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右三)5月14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的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上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前排右二)5月13日在韓國濟州與與韓國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前排右五)及其他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的教育部長參觀亞太經合組織教育展覽。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前排右二)5月13日在韓國濟州與與韓國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前排右五)及其他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的教育部長參觀亞太經合組織教育展覽。 政府新聞處圖片

特區政府已將公帑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學生限額,由百分之20提升一倍至百分之40,並設立獎學基金,資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學生來港就讀,以及資助本地學生參與國際研習活動。

蔡若蓮(左)與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右)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左)與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右)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右一)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右一)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亦與南韓代總統、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及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會面,就各地教育政策進行交流。她亦在亞太經合組織國際教育改革會議發表演講,就資訊科技教育和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分享香港的實踐經驗。同日,她與南韓教育部副部長吳碩煥會面,就加強韓港教育合作交換意見。

蔡若蓮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在專題環節上發言。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15日繼續南韓行程。

蔡若蓮(前排右一)與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前排右一)與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系的教育部長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院校普遍認同入境處23年起暫免非本地學生兼職限制措施,認為有助吸引他們畢業後留港發展,擴大香港的潛在人才庫,政府會在25年檢視整項暫免安排。

入境事務處。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入境事務處。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入境處自2023年11月起,向接近15萬名非本地學生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暫免他們從事兼職工作的限制。蔡若蓮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2024/25學年有接近8萬9千名非本地生,修讀經本地評審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課程,當中有2萬6千多人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兩者均較對上兩個學年增加。

蔡若蓮說,因應目前全球教育格局變化,教育局已即時呼籲全港所有大學,為學生及學者提供便利措施,吸引頂尖人才。局方會繼續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因應需要通盤考慮支援方案,繼續推展各項政策措施。

教賌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賌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她指出,在國家、地區和國際層面上,推動聯繫網絡和夥伴關係,與各持份者合作,加強推廣及宣傳「留學香港」品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角色,配合國家科教興國、優質人才、創新發展戰略,貢獻國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