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的會談非常友好,兩國關係非常、非常好,中美會談成果對中國、對我們,都是一件好事,對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來說也將是一件好事。」

閒話一句,變成一陣驚雷,嚇壞台灣上上下下,雖然特朗普說話裡面沒有提及台灣。至少7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有關言論已引起當地官員擔憂,「擔心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發生了變化」。

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昨日稱,美方已經作出澄清,中美經貿磋商過程中並未涉及台灣相關議題,不過,賴清德當局將「持續掌握情勢、穩健應對挑戰」。《聯合報》評論︰「特朗普政策有如九轉十八彎,全球都被弄得暈頭轉向」。是的,在特朗普白宮歲月100天的同時,剛巧也是賴清德任滿1年,綠營近月積極挑動兩岸緊張,地緣政治風險提升,不料,「特朗普對華關稅政策急轉彎,還拋出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的言論」,於是乎,形勢變成「特朗普不尷尬,尷尬就是賴清德」。

台灣《信傳媒》則一本正經,咬文嚼字——細看特朗普談話的原文,確實有提及「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但睽諸前後文,應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統一與和平」,而非中國主權的「統一與和平」——專業翻譯人士指出,用英文來指涉兩岸統一時,使用的詞彙應是「reunification」而非「unification」。例如國台辦於2022年發表文件,英文版:Uphold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and One Country Two Systems(堅持和平統一及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

文章補充說︰兩岸自古以來就是統一,後因國共內戰而分裂,所以未來要「重新統一」reunification而非unification;特朗普說「unification」,顯然指的是「市場」而非「主權」,所以不應解讀為美國的立場是在呼應中方的兩岸統一。

然而,過度解讀美國對台灣立場,也是不現實的。報導稱,一位嫻熟國際外交的綠營人士研判,「如果真的是指中國統一台灣的話,『中共』早就大肆宣揚,不會像現在這樣靜悄悄。」此言差矣。

兩岸自古以來就是統一,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幾時統一,怎樣統一,這是中國的內政,美國無資格、無地位干涉。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對特朗普關於「統一與和平」言論作出回應︰「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

特朗普想趁中美緩和之際,繼續爭取中國好感;或者當作別一場交易展開「談判」?這是特朗普一廂情願的想法,此君是政治過度活躍症,《紐約時報》最新文章批評這位美國總統,「長期以來陶醉於自己作為最大化主義者的名聲,先拋出一個極高的要求,製造一場危機,然後開啟一場高壓談判」。

今次特朗普自以為拋出一個「繡球」,笑話,你知道賴清德點睇?佢以為你掟手榴彈!嚇到要食藥。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