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拜登的辦公室發表聲明,證實拜登患上前列腺癌,並已轉移至骨,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科教授吳志輝說,前列腺癌個案在過去10多年,個案不斷增加,屬於第三種最常見男性的癌症,每年本港有近3000宗新增個案,近年亦有較年輕個案出現,部分患者50多歲已確診染病。
吳志輝說,60至70歲或以上男性,有家族史的男士都屬於高風險群組,患癌初期未必有徵狀,不易被察覺,到後期的病徵主要包括排尿有困難,或者骨痛骨折等情況。他鼓勵50歲以上男士每一至兩年做身體檢查,驗血便可以檢測到是否患癌,及早發現可以及早治療,增加痊癒的機會。
對於評估前列腺癌細胞的「格利森評分」,吳志輝說,分數越高,代表癌細胞「越惡」,難以對付。他指出,現時多數病人都會用機械臂替早期病人做手術,病人術後康復良好。
另外,有很多藥物能有效治療前列腺癌,如果癌症屬很早期,亦可以透過局部治療,包括以高能量超聲波或冷凍方法作針對性治療,減低創傷。如後期癌症擴散,或需要2至3種藥物治療,一半病人或許會有4至5年存活率。
北區區議會發展規劃及房屋委員會開會,討論有關暫緩粉嶺第17區房屋用地工程。房屋署解釋,有關用地的地質較複雜,承托地基岩石層較深,預計工期比一般項目長、地基成本高,檢視不同項目成本效益後,決定調整項目計劃的優次。
房屋署高級工程師黃紹滔在會上說,初步資料顯示,有關用地石層深度一般超過80米,最深位置達120米,若要興建公營房屋涉及深層地基,初步估算單位平均建造成本會高出60%至90%,建築期比一般最少延長10個月。
黃紹滔強調,房屋局沒有放棄發展有關項目,而是透過檢視不同項目的成本效益,對相關項目計劃作發展優次的調整,希望集中資源先推展其他更具成本效益的公營房屋項目,讓有需要市民盡快入住,強調未來十年公營房屋超過30萬個單位目標沒改變。
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項目組長林文山說,有關用地有1.2公頃屬私人土地,截至今年3月底,約有140個家庭及10個業務經營者,因工程暫緩,收地工作會停止,地政總署稍後會向原定受影響清拆人士發信通知最新情況。
會上多名議員查詢有關用地會作甚麼臨時用途,議員吳耀祖指出,北區大型車輛停車場嚴重不足,建議考慮將有關用地用作大型車輛停車場。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會與地政及運輸相關部門跟進議員的建議。地政總署總說,會研究合適短期用途,將探討有關充電裝置、大型停車場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