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粵港澳大灣區試驗所與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

香港電台

粵港澳大灣區試驗所與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粵港澳大灣區試驗所與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

2025年05月21日 20:41 最後更新:21:00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舉行協作會議,三方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兩所醫學院預計於未來一年共開展逾70項涵蓋創新療法等的臨床試驗,重點聚焦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及罕見病等領域。

試驗所將提供全面支援,特別是多中心跨境臨床試驗的協調工作,以及與大灣區醫療機構的聯繫對接、流程優化等方面,促進跨境臨床試驗的高效落實與執行。三方亦會加強人才培訓合作,以進一步提升香港在臨床研究領域的整體實力。

三方代表在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麥子濘見證下,共同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備忘錄旨在為三方建立長期、穩定及策略性合作關係,讓試驗所更有效整合本地臨床試驗資源,進一步提升香港在生物醫藥創新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把香港打造為連接國際與內地的臨床試驗樞紐。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由特區政府設立並全資擁有,去年底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正式啓用。

政府昨日公布本港3至5月失業率為3.5%,微升0.1個百分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本港正值經濟轉型期,部分行業例如建造、零售、飲食、地產業,經營相對困難。展望未來,受地緣政治影響,經濟較多不穩定因素,但本港預期今年全年經濟增長2至3%,相信多項盛事活動、旅遊等可為經濟帶來正面增長。

孫玉菡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每年暑假都有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均會為未來數月的失業率帶來一定影響。但中長線而言,他對本港就業前景維持審慎樂觀,又強調3.5%失業率與過去20年平均數相若,希望外界對香港經濟的韌性有信心。

至於機電、建築等行業商會反映人手短缺,孫玉菡說是中長期的大趨勢,當局調查顯示,本港技工中位年齡已達50歲,工人退休會進一步引發短缺。他指出,本港勞動人口有約380萬,而目前透過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在港工作的外勞有約2.5萬人,佔總勞動人口不足1%,相信輸入外勞對香港勞動人口影響輕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