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麥美娟到街站籲登記做選民 青年少數族裔齊響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麥美娟到街站籲登記做選民 青年少數族裔齊響應

2025年05月21日 21:35 最後更新:21:46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將於今年12月7日舉行,即大約還有半年時間,大家登記咗做選民未呢?近期不少特區政府高官都落區呼,視察各區街站運作情況,亦順道同街坊打招呼,呼籲市民盡快登記做選民,履行公民責任,可期待年底投下神聖一票。

麥美娟趁短短的午飯時間,聯同灣仔民政專員張雁伶,到灣仔合和中心嘅選民登記街站「探班」。

麥美娟趁短短的午飯時間,聯同灣仔民政專員張雁伶,到灣仔合和中心嘅選民登記街站「探班」。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Alice)星期三(5月21日) 就趁短短的午飯時間,聯同灣仔民政專員張雁伶(Fanny),喺灣仔合和中心嘅選民登記街站,呼籲市民,尤其係青年朋友踴躍登記做選民。

Alice在街站呼籲少數族裔登記做選民。

Alice在街站呼籲少數族裔登記做選民。

有好幾位經過嘅青年朋友、少數族裔人士都響應局長呼籲,即場填寫表格登記成為選民。Alice希望大家都積極鼓勵身邊家人朋友一齊登記做選民,並且喺選舉日投票!

年青人響應麥美娟呼籲,即場填表格登記。

年青人響應麥美娟呼籲,即場填表格登記。

最近,相信市民都有留意,選民登記的政府宣傳短片在電視台、電台、網上平台和不同地點如屋苑、政府建築物等播放。除此之外,在公共運輸系統如巴士及電車車身、港鐵站和巴士站都有展示相關宣傳海報等。今年的選民登記運動仲採用了廣受市民歡迎,以投票箱為設計意念的吉祥物「票箱家族」——「藍小寶」、「紅小寶」和「白爺爺」鼓勵市民踴躍登記,市民應該在不少地方見到他們的身影。

Alice在街站跟路過的年青人交流。

Alice在街站跟路過的年青人交流。

凡持有身份證明文件、在今年9月25日或之前年滿18歲及通常在香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均符合資格登記為地方選區選民。合資格嘅市民可以透過各區街站或者「智方便」,提交選民登記申請或更新選民資料。選民登記及更新登記資料的指定表格亦可於選民登記網站下載,或於各區民政事務處、公共屋邨辦事處和選舉事務處索取。

至於已登記的選民/則毋須重新登記,但假如住址或其他登記資料有任何變更,應喺6月2日或之前向選舉事務處提交更改資料申請。

記得把握時間,喺6月2號前完成登記或更新資料,一齊喺年底立法會選舉選出愛國愛港,真心做實事、幫市民嘅立法會議員!選民登記詳情可瀏覽:vr.gov.hk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由警察心理服務課創辦的「心聆團隊」今年踏入20周年,一直以義工服務形式為警察同袍提供情緒支援。2012年成為團隊成員的女警長劉雅芝坦言,自己也是「過來人」,曾經歷過情緒困擾,幸得到適時關懷和協助才能走出低谷,自此她便積極地透過分享自身經歷關懷身邊人,為同事及家人尋找情緒出口,她更希望「心聆團隊」能招募更多新血茁壯成長,繼續成為同袍們最堅實的後盾。

女警長劉雅芝自二零一二年加入「心聆團隊」,為受情緒困擾的同袍提供支援。

女警長劉雅芝自二零一二年加入「心聆團隊」,為受情緒困擾的同袍提供支援。

在最新一期《警聲》,劉雅芝便分享了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她曾經以為自己身為警察,必須長期保持堅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撐著,不能示弱」。直到一次經歷嚴重情緒困擾,她才發現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我曾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以至每當聽到來電鈴聲,便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令我寢食難安。在長期高壓下,我除了嚴重脫髮,更出現抑鬱徵狀。」她說。

其後,她往求醫,一名中醫師看穿了劉雅芝的病根,關切地跟她說:「不如我們先談談心事吧!」就是這句簡單直接的窩心話,瞬間讓她淚流滿面,釋放積壓已久的情緒,也令她悟出「心病還需心藥醫」的道理。之後,在親朋開導下,她成功走出情緒陰霾。

如今事過境遷,劉雅芝坦言:「如果當時我早一點尋求協助,可能會少走一點彎路。其實只要有人願意聆聽,一念之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以至挽救一條生命、甚至一個家庭。」她認為,作為守護者的警察,其實也有需要被守護的時候。

於是,她決心加入「心聆團隊」,通過嚴格遴選後,她完成了至少36小時的專業訓練,涵蓋深度聆聽、哀傷輔導、自殺危機及事故壓力處理等,並通過考核,成為這支專業支援隊伍的一員。

團隊服務多元,從舉辦壓力管理工作坊、為新進學警與見習督察安排經驗分享,到全天候接聽「心聆熱線」,第一時間為情緒受困的同袍提供支援。

「心聆團隊」為學警舉行講座,分享壓力管理經驗。

「心聆團隊」為學警舉行講座,分享壓力管理經驗。

劉雅芝分享接聽熱線的心得:「輔導的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在提供不同視角與真誠的陪伴,讓對方暫時卸下重擔,看見出路。我們相信,一句問候、一次傾聽,看似微小,卻是『積小善成大愛』的實踐。」

在曾經接觸的個案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與2018年釀成19人死亡的大埔公路巴士意外善後工作。

當時「心聆團隊」奉召與其他部門及單位的專業人員一起支援死者家屬,「當時大家都義不容辭,調查人員負責還死者公道,我們就幫助正感到非常徬徨的家屬處理後事,讓生者釋懷。」

歷經廿年耕耘,「心聆團隊」已茁壯成為一支擁有111名成員的專業支援力量。展望未來,劉雅芝期許招募更多新血。

「警隊的強大,不僅在專業,更在於3萬同袍的團結。每一次真誠的聆聽與問候,都在累積守護彼此心靈的大愛,讓我們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