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罕見多次批評普京 對俄烏未停火「焦急」?還是美俄領導人詭異互動模式?

博客文章

特朗普罕見多次批評普京 對俄烏未停火「焦急」?還是美俄領導人詭異互動模式?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罕見多次批評普京 對俄烏未停火「焦急」?還是美俄領導人詭異互動模式?

2025年05月28日 12:26 最後更新:12:33

美國總統特朗普繼星期日(25日)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變得「瘋狂」後,當地時間5月27日,再在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指責普京「在玩火」(playing with fire)。連日來,特朗普罕見不斷以激烈言詞發文針對普京,外界認為,特朗普是因遲遲無法兌現其所謂「結束俄烏衝突」承諾而變得焦急,惟有外媒分析指,實際是美俄領導人詭異的互動模式。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最新帖文說:「普京未意識到的是,如果不是我,俄羅斯早就會發生許多真正糟糕的事情,我是說真的非常糟糕的事情。他在玩火!」

特朗普罕見不斷以激烈言詞發文針對普京,繼批評其「瘋狂」後,又指普京在「玩火」。AP圖片

特朗普罕見不斷以激烈言詞發文針對普京,繼批評其「瘋狂」後,又指普京在「玩火」。AP圖片

據《今日俄羅斯》(RT)同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強調,特朗普的這番言論並非其「沮喪」的表現,只是在「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布魯斯進一步強調,美國仍主張「俄烏進行直接對話」。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以警告方式回應說,「我只知道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 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希望特朗普明白這一點!」

梅德韋傑夫就特朗普針對俄方言論作出警告。

梅德韋傑夫就特朗普針對俄方言論作出警告。

RT報道指,特朗普越來越多批評克里姆林宮,因他認為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缺乏進展。《彭博社》稱,近日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空襲升級,向烏克蘭各地發射數百架無人機和數十枚導彈。RT則稱,莫斯科方面強調,俄軍正在對與烏克蘭軍事相關設施實施打擊,以回應基輔方面試圖對俄羅斯境內的民用設施發動無人機襲擊。

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5月27日表示,過去一周,俄羅斯防空系統就在衝突活躍區以外的地區擊落了1465架烏克蘭無人機。俄軍方稱,基輔政權在某些歐洲國家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破壞談判進程的挑釁行動。

俄國防部稱,自5月初以來,烏克蘭對俄羅斯領土的襲擊數量大增,包括以無人機和西方製造的導彈,強調俄軍以高精度導彈和無人機打擊作為回應,僅針對烏軍事及國防工業設施。

5月25日,特朗普罕見譴責普京,在登上「空軍一號」前說:「我不知道普京到底怎麽了」 ,「我認識他很久了,一直和他相處得很好,但他向城市發射導彈,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特朗普還指:「我們正在談判,他卻向基輔和其他城市發射導彈。我一點也不喜歡,我很驚訝。」

同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他完全瘋了!」特朗普也同樣批評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據《塔斯社》報道,5月26日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特朗普批評普京的言論是「情緒化的反應」,普京始終以國家安全為決策核心,還提到「美方為啟動談判進程付出了巨大努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我們非常感謝美國人和特朗普總統幫助啟動談判進程的努力。」

5月2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透露,特朗普正考慮追加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CNN也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官員最近幾星期已制定了向克里姆林宮施壓的方案。

惟《彭博社》稱,到目前為止,特朗普一直在抵制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人和歐洲領導人試圖加強對俄羅斯制裁的努力。

特朗普在參議院的「親密盟友」、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5月27日投稿《華爾街日報》稱,他已與白宮就對俄制裁法案的立法工作進行協調,「如果普京繼續玩遊戲,參議院將採取行動」。

《紐約時報》分析了特朗普的反覆無常表態,指特朗普長期標榜與普京「關係良好」,近期卻罕見多次批評普京,認為是美俄領導人這種詭異的互動模式再「上演」,如特朗普毫不掩飾渴望與普京會晤,宣稱唯有他與俄總統有能力結束戰爭;然而在與普京通話後,他卻改口稱應由俄烏通過直接談判解決衝突。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從未將俄方對烏方的攻擊與其決定聯繫起來。上周他再次重申不會繼續與歐洲一道對俄羅斯實施新的金融制裁,也不會向烏克蘭人提供新的武器或援助。

報道指,美方一邊譴責俄方持續襲擊,一邊未有展開對普俄方制裁。多名專家和前政府官員指,這都是特朗普的「老套路」,先是揚言要退出這場他所謂的「歐洲的戰爭」,然後普京提出一系列等同於讓烏克蘭投降的要求,並開始加強攻勢,特朗普隨即表示震驚,又不時說他「絕對」在考慮制裁俄羅斯,但最後選擇退縮。

地緣政治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指,俄羅斯拒絕停火,特朗普則越來越想置身事外,這導致「美國人越來越不在意對烏克蘭的支持」。據多名聽取特朗普及普京電話對話簡報的官員透露,特朗普明確表示無意向俄羅斯施壓,「他其實就是在說『我不管了』」。

該官員稱,特朗普要從這場衝突中抽身,與副總統萬斯亦公開宣稱「我們完全可以退出」如出一轍。特朗普也明確表示,他正放棄向法、德、英領導人作出的承諾。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洛杉磯因反對拘捕非法移民引發的示威持續,當地第二晚實施宵禁,當局拘捕逾80人。美國總統特朗普派出國民警衛軍與海軍陸戰隊進駐洛杉磯,引起民主黨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反對,加州政府向聯邦法院申請禁制令。正當聯邦法官發布對暫時禁止當地部署國民警衛軍的裁決前數小時,卻發生了民主黨參議員在國土安全部部長記者會上發問時,遭美特勤局人員強行驅離現場,並壓在地並戴上手銬的「美式河蟹」事件,相關影片曝光後,引起外界嘩然。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於星期四(6月12日)舉行記者會,誓言要「解放洛杉磯」時,一名民主黨參議員巴迪亞(Alex Padilla)作出提問,惟他僅問了一句話,便遭聯邦探員強行帶離現場,並壓制在地戴上手銬。

美民主黨參議員巴迪亞(Alex Padilla)在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記者會上提問時,遭強行帶離現場。

美民主黨參議員巴迪亞(Alex Padilla)在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記者會上提問時,遭強行帶離現場。

據報道,巴迪亞對諾姆表示:「我是參議員巴迪亞,我有問題要問部長。」但話才說出口,數名穿著便服的男子隨即將他推離會場。

身穿「FBI」背心的人員要求巴迪亞離開。

身穿「FBI」背心的人員要求巴迪亞離開。

據路透社影像顯示,巴迪亞被人強行驅離記者會現場,在走廊上更被壓制在地,臉朝下,而身穿「FBI」背心的人員要求他將雙手放到背後,隨即被戴上手銬。

巴迪亞在走廊上被壓制在地,臉朝下,FBI人員將其雙手放到背後戴上手銬。

巴迪亞在走廊上被壓制在地,臉朝下,FBI人員將其雙手放到背後戴上手銬。

巴迪亞事發後對記者說,當時他原本正等待與軍方官員的預定簡報,期間得知諾姆在同一棟大樓,便決定前往旁聽其記者會,他說自己當時是和平出席,但「當我想提出問題時,幾乎立刻就被強行帶離、壓制在地,並遭上銬」。巴迪亞說:「我反覆問他們『為什麼拘留我?』,但沒有人回答。」

巴迪亞直斥:「如果國土安全部是這樣回應參議員的提問,大家可以想像他們會如何對待整個洛杉磯社區、加州乃至全國的農人、廚師和臨時工等民眾。」

巴迪亞在X平台批評,指如果國土安全部這樣回應參議員提問,可想像他們會如何對待想發聲的美國民眾。

巴迪亞在X平台批評,指如果國土安全部這樣回應參議員提問,可想像他們會如何對待想發聲的美國民眾。

惟諾姆接受霍士新聞專訪時,對事件提出了不同說法。她聲稱,巴迪亞在被帶離前並未表明身份,「我們正在召開記者會,說明執法行動進展,希望為洛杉磯帶來和平。這名男子突然衝進會場,開始衝向講台,打斷我發言,聲音越來越大。我們阻止了他,他沒有表明身份,便被請出現場。」

惟影片明顯可見,巴迪亞有表明身分。而巴迪亞提問前,諾姆正表示,國土安全部及其下轄機構、軍方「將持續並擴大我們在這座城市的行動」,強調「我們會留在這裡,把這座城市從社會主義和加諸全國的沉重治理中解放出來。」她批評的對象,正是加州州長紐森與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而兩人皆為民主黨人。

國土安全部之後發聲明指,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探員當時認為巴迪亞是未依命令後退的「攻擊者」。特勤人員隨後安排了諾姆與巴迪亞短暫會面。

諾姆其後在X平台上表示,她與巴迪亞見了面,雙方在「9成話題」上意見不合,並指責巴迪亞在現場「製造騷動」,但雙方仍交換了電話號碼,同意進一步溝通,諾姆說:「在這個國家,事情應該這樣處理。」

前特勤局探員坎傑洛西(Anthony Cangelosi)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該活動並非對外開放,巴迪亞拒絕離開現場,強制帶離的行動在法律上屬合理,若該議員舉起雙手說會離開,但特勤人員仍將他壓制在地及上銬,才屬於過度使用武力。

但事件發生後不久,聯邦法官於當地周四晚頒布臨時禁制令,阻止特朗普在洛杉磯部署國民警衛隊。法官指,部署國民警衛隊違反憲法第10修正案,超出總統的法定權限,指示特朗普將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交還加州州長紐森,禁制令將於當地星期五中午生效。

但特朗普政府隨即提出上訴。紐森回應表示,法院認定軍隊應該部署在戰場上,而非城市街道。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