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方主辦「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圓滿舉行 逾20隻流浪動物覓得新家

社會事

警方主辦「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圓滿舉行 逾20隻流浪動物覓得新家
社會事

社會事

警方主辦「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圓滿舉行 逾20隻流浪動物覓得新家

2025年06月01日 20:09 最後更新:20:13

由新界南總區及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2025」大型人寵嘉年華,星期日(6月1日)於白石角科學園圓滿舉行。活動吸引近10000市民參與,當中不少市民更攜同寵物到場支持是次活動。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今年活動首次以照顧動物「醫、食、住、行」為主題,聯乘漁農自然護理署、環保署「智能機械犬」並獲得近四十間企業及機構支持,攜手為動物福利作出努力。會場設有資訊區、市集及領養區、防騙娛樂區三大區域,全方位推廣「守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概念及聯乘防騙宣傳。是次活動成功收集到超過20份領養意向書,有望為待領養動物覓得溫暖領養家庭,更透過多元活動深化公眾愛護動物意識,推廣領養文化。

更多相片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是次活動延續警隊「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理念,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強市民尊重生命的價值觀。現場除設有寵物領養專區、獸醫諮詢站,更有專業獸醫及領養家庭於現場分享,讓市民親身學習照顧動物的實用技能及了解領養動物的意義。警方自2022年推出的「寵愛閣」支持學校成立校園動物閣和委任學生擔任「動物守護•校園大使」, 活動當日亦有「寵愛閣」師生在現場向市民介紹及推廣「寵愛閣」。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活動焦點之一的「領養專區」與4間動物福利機構合作(包括浪浪之家、阿棍屋、Kelly Animals Shelter及兔廬,展出逾40隻待領養貓、狗、龜及兔,不少家庭更即場提交申請。阿棍屋創辦人Ivy與愛心領養人黃女士在現場分享:「領養代替購買,除可幫助動物尋家外,更可舒緩動物福利機構資源壓力,讓更多動物有機會獲得幫助,意義非凡。」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今年活動新增更多支持機構提供寵物用品及服務贊助並協助宣傳,以吸引更多市民加入領養行列並支持動物福利機構的工作,例如透過是次活動成功領養人士可獲得由贊助機構提供的寵物保險、寵物用品、寵物住宿優惠等。寵物友善屋苑亦協助推廣是次活動及協助警方舉辦更多屋苑領養嘉年華活動。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寵愛一生・同遊科學園」

新界北及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未來將繼續擴展合作網絡,在區內舉辦更多「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宣傳及領養活動。下一次愛寵市集將於6月14日(星期六)下午再次在香港科學園「金蛋」下的室內走廊舉行,

中山大學高等研究院24年落戶香港科學園,全國人大代表、校長高松表示,正開展課程註冊和評審,待相關辦學程序申辦完成後,研究院將先開展研究生招生。

科學園。資料圖片

科學園。資料圖片

高松,這是內地高校在港首個綜合研究機構,希望在不遠的時間內,按照非本地課程教育和專上院校教育模式在港招生。高松表示,自從研究院落地香港科學園,先後拜會行政長官、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在完善組織架構、招攬人才和培養,以及洽談對外合作等方面一系列工作,認為校方在港設立機構,為大灣區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高松說,校方正與英國劍橋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洽談在港開展合作辦學和聯合科研,下一步將推進研究院和大學科技園深度合作,在國際頂尖科技人才引進來港、大學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聯動。

中山大學校長高松。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山大學校長高松。 新華社資料圖片

高松又說,中山大學是首批納入香港高才通計劃的內地高校之一,學生主要關心計劃申請條件和未來發展,有意向的申請人數逐年增加,近年內地與香港利好政策持續出台,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畢業生來港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