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4日,《環球時報》社論帶來一則來自世界的消息,題為《全球好感度提升,中國做對了什麼》。
「美國時政新聞網站Axios援引美國晨間諮詢公司一項涵蓋41國的民意調查稱,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中國的全球好感度是一條穩步上升的曲線,尤其在今年3月以後呈現加速上揚態勢。截至5月底,中國的全球淨好感度為8.8,而美國的這一資料為-1.5。這是自該機構進行相關追蹤以來,中國的全球好感度首次超越美國。
中國持續不斷進步,始終沒有走西方的路,並不在意西方指指點點,今天取得世界的認同和支持,是不容易的。話得說回來,西方多少年來都沒有長足進步,百年如一日搞它們老祖宗的那一套,即是殖民掠奪,中國呢?「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些努力和成就在國際社會中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的發展進步不僅造福了本國人民,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經濟增長率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世界前列。」
我們走出1989政治風波,歐美國家依然囿於意識型態的框框。今天的北京不是36年前的北京,中國不是那個中國。「對中國好感度的上升,也體現了世界對一個自信自立、堅持正義、扶弱揚善大國的認可和敬意,」《環時》社論引述滙豐最新調查︰「在覆蓋全球13個市場的5700多家跨國企業中,選擇中國作為目標市場的比例為全球最高。中國在高端製造、綠色能源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創新突破,不僅驅動自身高品質發展,更以領先技術和優質服務,為解決人類共同挑戰貢獻『中國方案』。」
西方陣營當中,美國是多一分清醒。台灣《聯合報》2019年6月4日文章稱,當年六四老布殊對中國保持距離也保持接觸,文章指「白宮一手實施制裁、另一手卻派遣密使修好」,然後呢,「六四事件後不到三年,制裁措施已全部取消,美中關係大致恢復。」再然後呢?特朗普一早清除過往熱衷六四話題的美國媒體,今個6月4日,特朗普正在白宮等北京的電話。
歐洲從來沒有反躬自省,上世紀60年代戴高樂力主歐洲獨立於美國,積極做好自己的事,及至默克爾的出現,德國打了一手好牌,她放下意識形態的羈絆,以友好俄羅斯換取低成本能源,再結伴中國爭取了最大市場,德國的智能工業革命在望。殊不知,默克爾退位之後,德國變為政爭為主的國度,強如德國這支世界冠軍足球隊,因為多提政治少練波,一度變成「軟腳蟹」,看看2018、2022兩屆世界杯交出什麼成績出來便知道。
歐洲由於缺乏核心力量,短線的政客一味力摧政治正確,圖的不是為國為民而是一張經過煽情得來的選票,這樣害慘歐洲百年基業,政治不行,經濟不行,尤其錯誤追隨美國,在俄烏戰爭淪為市場大鱷的午餐,資金、人材、企業流向美國。
歐洲每逢六四比誰都興奮,因為還自比為世界的中心、文明的良心,可以預期歐洲目前很差未來更差,不信,約定你明年六四見!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