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出口以美元計按年升4.8%,進口跌3.4%,遜預期。
AP圖片
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長按年增0.6%,進口按年跌2.5%。
今年前5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94萬億美元,按年增長2.5%,延續增長態勢。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五國出口分別增長16.9%、13.7%、35.3%、8.8%。
5 月對美貿易順差180億美元
對美國出口跌9.7%,進口跌7.4%,5 月單月對美國貿易順差180.1億美元,首5月累計順差1151.2億美元。美國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首5 月美國貿易總額1.72萬億元人民幣,降8.1%,佔中國貿易總值9.6%。
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1%,連跌4個月,但好過預期。扣除食品及能源後,5月核心CPI按年升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0.6%。首5個月平均CPI跌0.1%。
AP圖片
資深經濟學家林樵基認為,內地刺激經濟措施需時數月甚至半年才會見到效果,而下半年有較多節日或假期,內地居民旅遊及服務業價格或上升,有望帶動通脹。至於能源價格已漸趨穩定,相信未必會再導致通縮。
他認為,今年通脹率未必達到2%左右的目標,估計較大機會介乎0.5%至1%。
至於內地上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3.3%,跌幅擴大0.6個百分點,創22個月最大跌幅。林樵基指出,全球經濟下滑,拖累大宗商品價格。他預期,PPI下行壓力將收窄,但競爭激烈導致廠商難以大幅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