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今日繼續在英國倫敦進行。有份參與會談的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會談進展良好,預計會商討全日。
中美經貿代表在會議前合照。新華社圖片
雙方官員在當地星期一舉行了近7小時討論後,在星期二早上近10時恢復會談,外界預料雙方會在今日稍後發布最新消息。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AP圖片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在當地星期一表示,如果中國加快交付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的稀土,美國可能會放寬對半導體等商品實施的出口管制,即是對中國同樣非常重要的部分半導體產品,但不包括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非常高端的人工智能晶片。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星期二(6月10日)繼續在英國倫敦進行。
中美雙方在倫敦舉行高層經貿會談結束,期間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就解決彼此經貿關切取得新進展。
萊維特表示,總統特朗普正與團隊審視美中貿易協議的細節,對目前了解到的內容感到滿意。AP資料圖片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表示,總統特朗普正與團隊審視美中貿易協議的細節,對目前了解到的內容感到滿意。萊維特又說,政府同意遵守之前與中方官員達成的日內瓦協議條款。
較早時,特朗普在社文平台留言形容,美方與中方的協—議「已完成」,有待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後批准,又說中方同意向美國公司供應磁鐵及稀土金屬,而美方將收回撤銷中國學生簽證的威脅。
有份參與會議的貝森特提前離開倫敦,返回華盛頓出席國會聽證會。AP圖片
有份參與會議的貝森特提前離開倫敦,返回華盛頓出席國會聽證會。他說美中在倫敦達成的框架,將有助穩定雙方經濟關係,又形容中國有獨一無二的機會穩定自身經濟,從出口過剩的製造業,轉向更多國內消費,但中國需要在貿易談判中成為可靠夥伴,如果中國能糾正錯誤,遵守上月在日內瓦達成的初步協議,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就有可能實現重大而美好的再平衡。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資料圖片
較早時,參與倫敦會議的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在倫敦見記者時表示,中美雙方團隊進行了非常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中方希望這次會談取得的進展,有利於中美之間進一步增進信任,進一步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積極的正能量。
內地《環球時報》就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發表社評,指出之前日內瓦會談後,中美經貿關係一度重陷僵局,根本原因是美方一些人仍抱持零和博弈思維及冷戰邏輯,對中美雙方的互信造成損害,而在關稅風暴下,美國企業及消費者首當其衝,怨聲載道,美方應當汲取其中教訓,糾正錯誤做法。
一連兩日在倫敦舉行的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結束。AP圖片
社評題為「從日內瓦到倫敦,世界期待美方以行踐諾」。文章提到除了高關稅,美方近年出台的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同樣阻礙兩國企業正常經貿往來,亦限制美方對華貨物出口潛力,導致美國企業錯失中國市場機遇。
文章又說對話合作始終是中美雙方唯一正確選擇,兩國互利共贏的空間,遠大於分歧衝突,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是中美肩上的責任,從日內瓦到倫敦,外界期待中美沿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邁出妥處分歧、深化互信、合作共贏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