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盧寵茂稱捐血不「蝕底」反有「著數」 能刺激代謝及增強免疫力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盧寵茂稱捐血不「蝕底」反有「著數」 能刺激代謝及增強免疫力

2025年06月11日 11:29 最後更新:12:20
盧寵茂表示,不少人會覺得捐血是「蝕底幫人」,強調捐血不僅不會「蝕底」,反而有「著數」。(林紹鋒攝)

盧寵茂表示,不少人會覺得捐血是「蝕底幫人」,強調捐血不僅不會「蝕底」,反而有「著數」。(林紹鋒攝)

立法會舉行捐血日,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流動捐血隊到立法會綜合大樓為議員及職員提供捐血服務。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出席活動時表示,捐血能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血液循環及增強免疫力,有助心理及精神健康。

盧寵茂表示,不少人會覺得捐血是「蝕底幫人」,強調捐血不僅不會「蝕底」,反而有「著數」。他解釋從醫學角度而言,血液中的紅血球在體內只是過客,大約發揮功能120天便會在體內回收,不會到永遠;而人體有造血能力,捐血後兩、三個星期便會造出新血。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本周六是世界捐血者日,捐血救人可以為有需要人士的人生帶來新氣象。他說,血液在救治傷患中是無可替代的珍貴資源,每一次的捐血可以救三個人;香港目前每日需要至少650包血液才能維持醫療運作,形容每一名健康市民均是血庫的重要供應商,唯有恆常捐血,血庫才不會缺貨,呼籲市民積極加入恆常捐血行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之際,30多名高級公務員參與為期12天的國家事務研習課程,研習班今日起在北京大學展開研習,有關方面將安排研習班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當天、即6月30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專題講座,屆時會有專家作權威解讀,相信會令學員更清楚了解,《香港國安法》制定和公布實施以來的成功實踐經驗。

楊何蓓茵在社交專頁表示,研習班在北京大學研習一星期,會深入了解國家憲法體制和最新發展、國際格局演變,以及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等課題。隨後,研習班將轉赴安徽考察,既了解國家近代歷史文化和當地最新發展情況,亦會有多個參訪活動,其中一個行程是參觀安徽創新館,了解當地推動科技創新,把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

她指出,人工智能對全球各行各業產生變革性的影響,十分感謝北大方面為此行作精心安排,有多場講座和參訪活動均與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有關。特區政府今年初把人工智能提升至關鍵產業,顯示全方位推進人工智能在本港穩健發展的決心。她期望,各位人員在今次學習之旅滿載而歸,日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主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更擁抱及善用創新科技,協助政府推動社會創新和改革,共同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貢獻力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