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5月31日收回大欖隧道後專營巴士隧道費大幅下調,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認為有關巴士路線亦應相應減價,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回應指,24年處理加價申請時,已考慮有關因素。
政府收回大欖隧道後,專營巴士的隧道使用費從180元(單層)及213元(雙層)大幅下調至43元。陸頌雄(選舉委員會)向政府提出書面質詢,認為行經大欖隧道的巴士路線票價應有下調空間。陳美寶回應稱,大欖隧道的使用費調低後對巴士整體營運成本影響輕微,當局去年處理加價申請時,已考慮大欖隧道收費下調對整體成本的影響。
大欖隧道。運物局網站圖片
陳美寶指出,各專營巴士線的車費取決於專營巴士的整體營運情況,而非隧道或道路的收費水平,隧道使用費支出佔專營巴士整體營運成本少於7%。政府一直把關專營巴士收費水平,並透過隧道基金盡量抵銷車費加幅。以九巴為例,在計及基金0.9個百分點的紓緩作用後,其票價的整體加幅由5.2%降低至4.3%。
陳美寶。運輸及物流局FB
陸頌雄在會後見傳媒時表示政府回應令人失望和遺憾,是沒有為元朗市民爭取巴士收費「應減盡減」的不作為表現,質疑營辦商每年少付的大欖隧道使用費約1億9,000萬元,為何不能惠及市民,涉及公平問題。陸頌雄指出,按照計算,車費應有5.6%的減價空間,市民每日來回可以節省2-3元,長期來計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陸頌雄呼籲政府與巴士公司商議減價與回饋乘客的方法,或於下次加價時凍結大欖隧道段的票價,直至完全抵銷多收的車費。
陸頌雄,巴士的報記者攝
《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條例草案》星期三(6月11日)獲立法會三讀通過。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修訂條例加強本港建築物能源效益管理制度,助力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
謝展寰。資料圖片
本次修訂條例主要進行五項修訂,包括把數據中心全面納入建築物能源效益標準的規管範圍、要求更多類型的建築物定期進行能源審、將能源審核周期由現時的10年縮短至5年、發布能源審核報告中若干技術資料,以及擴大符合註冊為「註冊能源效益評核人」的資格。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主席盧偉國表示,能源審核有助於建築物擁有人加強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提升節能效果。他指出,25年數據中心增長迅速,佔全港建築物總用電量4%。修訂條例將未覆蓋的數據中心納入規管範圍,預計至2035年可額外節省5000萬度電。而要求更多類型的建築物定期進行能源審核,到預計到2035年每年可節省4.5億度電。他認為,修訂條例是與內地、新加坡看齊,有助鼓勵現有建築物採用綠色節能設備和技術,以取得更高經濟效益,希望可於2026年底前全面實施修訂條例。他建議政府推出更多配套措施,例如鼓勵業界使用可再生能源,進一步減少數據中心及建築物用電。對於修訂條例中加入國安考量,即涉及國安的建築物可以豁免能源審核,也屬合理。
盧偉國。資料圖片
對於住宅建築物的公用地方等四個類別建築物可豁免能源審核,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陳紹雄則認為,大型屋苑的公用部分能源消耗大,希望政府日後可以審視此四個類別建築物的能源消耗情況,適時更新有關規定。而將能源界別和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士納入「註冊能源效益評核人」的資格,可使政府的能源審核人手足夠,議員表示支持。
陳紹雄,資料圖片
業界反映,機構在能源審核和改善上或會面臨財政和技術困難,呼籲政府提供相應支援。同為選委會界別的林振昇指出,政府目前有提供相關財政誘因和資源措施,例如「自願性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就有提供稅務誘因,兩家電力公司也有相關計劃。他希望政府可以增加宣傳力度,讓更多企業了解。
林振昇。資料圖片
要達至碳中和目標,不少議員認為單靠條例並不足夠。同為選舉委員會的黃錦輝建議,政府還需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廣脫碳方案、高效節能設施和綠色材料。在科技進步的情況下,應鼓勵企業發展碳補集、碳利用和碳封存技術和二氧化碳去除工藝,推動社會低碳轉型。
黃錦輝,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李浩然則指出,現時全港建築物只有30%具備基礎智能監管系統,該系統可以適時檢測和調節,提高建築物能源利用率。他建議可以在能源審核、設備改造上,全面植入物聯網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例如政府可為建築的設備投資提供補貼,要求新建築物預留智能系統接口,而舊建築在改造時需要同步完成基礎數字化改造。同時,配合完善能源審核、減排認證、碳交易的全產業鏈。這些舉措有助於城市治理數字化,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度。
李浩然,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吳傑莊提議,香港可參考新加坡綠色融資措施,協助業主零投資實現低碳轉型。亦可以借鑑新加坡的綠色建築獎勵計劃2.0,以綠色建築標籤認證,為達至綠色建築標誌零耗能等級,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築物提供資助。
吳傑莊。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