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傘具專家拆解遮陽傘不同性能並教正確選購以提升防曬效果。
遮陽傘種類混淆 不當使用恐影響效能
隨著夏季來臨,紫外線愈發強烈,許多市民開始使用遮陽傘抵抗猛烈陽光。不過,市面上標榜「晴雨兼用」、「雨晴兼用」的遮陽傘實際用途及防曬效果存在明顯差異。日本洋傘振興協議會事務局長兼具「雨傘大師」(アンブレラ・マスター)認證者田中正浩指出,不當使用遮陽傘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原有的防曬功能,甚至可能影響遮陽傘效能。

示意圖。設計圖片
傘面布料是關鍵 3大功能全面防曬
田中正浩指出,遮陽傘的核心功能在於阻擋陽光直接曝曬身體,具備「遮光」、「阻擋紫外線」及「隔熱」3大功能。這些效果通常源於傘面布料的特殊加工處理,有些產品只強化其中一項功能,也有部分「全規格」產品能提供全面防護。
3類遮陽傘特性比較
目前,日本市面上的遮陽傘可大致分為3類。首先是「晴天專用傘」,主要特點為防曬效能極佳,但缺乏防水功能,不宜在雨天使用,其次是「晴雨兼用傘」,在防曬基礎上添加撥水及防水塗層,適合短暫輕微雨勢時使用。最後是「雨晴兼用傘」,本質上為雨傘改良版本,防水能力較強,但防曬效果相對較差。

示意圖。設計圖片
因應需求選購傘具 正確撐傘提升防曬效果
田中正浩表示,3種不同功能的傘具防曬效能由高至低排序依次為:晴天專用傘、晴雨兼用傘、雨晴兼用傘。他建議市民按實際使用頻率和需求作出選擇。例如需經常外出曝曬者可選晴天專用傘,若希望一傘多用則可考慮兼用款式。
各類傘具的具體性能和規格,一般可從商品標籤或官方網站查詢,市民購買前宜仔細參考。此外,撐傘方法與保養方式也直接影響防曬效果。田中正浩建議使用者需將傘面置於太陽與身體之間,並根據太陽位置隨時調整傘的傾斜角度,確保臉部及頸部均能有效遮蔽。

示意圖。設計圖片
遮陽傘也有壽命 觀察細節適時更換
關於遮陽傘的使用壽命,一般約為2至3年,若經常暴露於陽光或保存方式不妥,效能會逐漸減弱。使用後應存放於陰涼通風處,若淋濕應先陰乾後再收起。判斷遮陽傘是否需要更換,市民可留意布料摺痕處是否出現黑色細線或顏色不均,這通常意味著傘面因長期日曬而開始劣化,需要適時更換。
遮陽傘非萬能 需配合防曬衣和防曬乳
田中正浩也提醒市民,遮陽傘並非完全防曬工具。研究顯示,遮陽傘最多只能阻擋約2至3成陽光,其餘陽光來自地面反射、空氣散射及其他間接光源,需配合長袖衣物、防曬乳等進一步加強保護。

示意圖。設計圖片
「全規格」傘具適合兒童 使用安全須留意
另外,「全規格」遮陽傘由於加工複雜,重量相對較重,而摺疊款結構複雜亦較易損壞,但田中正浩建議包括兒童在內的人士均應使用遮陽傘。他解釋,兒童由於身高較低,易受到地面反射光線影響造成中暑,遮陽傘可有效保護頭部免受直射陽光傷害,降低風險。
若讓孩童使用遮陽傘,田中正浩特別提醒家長要留意安全,避免小孩橫拿傘具、揮舞或掛在欄桿玩耍,這些行為不僅容易造成意外,還會損壞傘具。他也建議市民透過穿著長袖或具紫外線阻隔功能的衣物配合遮陽傘,以多層方式減少曝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