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誇大美方優勢? 聲稱協議包括美方對華徵55%關稅 外媒澄清:當中25%原本就有

博客文章

特朗普誇大美方優勢? 聲稱協議包括美方對華徵55%關稅 外媒澄清:當中25%原本就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誇大美方優勢? 聲稱協議包括美方對華徵55%關稅 外媒澄清:當中25%原本就有

2025年06月12日 10:03 最後更新:10:22

中美在倫敦為期2天的經貿會談於6月10日深夜結束,雙方表示達成「框架協議」,同意延長「休戰」,並互相取消一些出口限制。中方形容溝通「坦誠、深入」,而美總統特朗普周三則率先在其社交平台發文指,協議已經談妥,「只等我和習主席最終批准」,指美方會向中國貨徵收55%的關稅,中國則向美徵收10%。惟不止一家外媒澄清,美方向中方徵收所謂「55%關稅」,實際是包括10%基準的「對等關稅」、20%的芬太尼走私關稅以及25%現有、即特朗普此屆任期前就已存在關稅。

特朗普單方面在其社交平台發文指,協議已經談妥,指美方會向中國貨徵收55%的關稅,中國則向美徵收10%。

特朗普單方面在其社交平台發文指,協議已經談妥,指美方會向中國貨徵收55%的關稅,中國則向美徵收10%。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Social發帖稱,中方會向美方供應磁鐵和所需稀土,美方也會履行協議內容,包括讓中國學生繼續到美國的大學就讀,還指美方會向中國貨徵收55%的關稅,中國則向美徵收10%,「雙方關係非常好」。

由於中美官員在瑞士日內瓦會談後,美方稱中美都會臨時降低關稅90天,其中美方對華商品的關稅將由145%降至30%,中方對美關稅則由125%降至10%。如今特朗普聲稱「美方會得到55%關稅,中國則是10%」,即引來外界質疑,美方是否再對華提高稅率?是新的關稅升級?

中美代表結束兩日的貿易談判。

中美代表結束兩日的貿易談判。

路透社之後引述一位不具名的白宮官員指,協議允許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55%關稅,其中包括「對等關稅」的10%基準關稅、因芬太尼問題徵收的20%關稅,還有25%關稅是反映預先存在的關稅(reflecting pre-existing tariffs)。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三在美媒CNBC 的Money Movers 節目中表示,儘管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貿易協議尚未最終達成,但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不會改變目前的水平。當被問及美國目前對中國的關稅是否會再次調整時,盧特尼克回答說:「你絕對可以這麼說。」

不過,CNBC記者Megan Cassella稱,據白宮官員澄清,這個數字並不新鮮,當中的25%關稅是在特朗普此屆任期前就已經存在。

而此說法,與美國Yahoo Finance所指,該25%是行業特定關稅,僅適用於某些商品,是截然不同。

目前中方未有證實與美方達成的協議內容。

特朗普周三晚間在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再聲稱,「我們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很棒的協議,對此非常滿意」。AP圖片

特朗普周三晚間在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再聲稱,「我們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很棒的協議,對此非常滿意」。AP圖片

但特朗普周三晚間在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再次告訴記者,「我們與中國達成了一項很棒的協議,我們對此非常滿意」,「我們擁有所需的一切,我們會做得很好。希望他們也一樣。」

在第二日會談深夜結束後,盧特尼克表示,該框架協議為中美上月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增添了實質內容,旨在降低雙邊報復性關稅,指雙方將返回各自國家,將該框架提交給各自領導人批准後就會實施。

盧特尼克還強調,如果沒有兩國領導人的直接對話作為部長級磋商基礎,兩國之間達成協議會非常困難。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則表示,過去兩天中美雙方團隊深入交流,溝通是「非常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希望這次倫敦會談取得的進展有利於中美之間進一步增進信任,進一步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積極的正能量」。

但市場反應卻顯得平淡,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1%。有分析認為,雖然中美可能達成貿易協議的消息令股市鬆一口氣,但市場對此消息持謹慎態度,儘管特朗普透露一些利好消息,稱中方稀土進口量將從回升,出口也可能恢復,但中方將獲得何種回報,目前鮮有消息,令人懷疑是否是一份單向協議,市場正等待決議內容更多細節。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7月11日視察得州洪災災情,期間一名記者質疑政府預警失效導致死傷慘重,被特朗普當場怒斥提問「極其邪惡」,但事實上得州災情發生至今,已造成至少128人死亡、150多人仍失蹤,當地社區仍在苦苦掙扎,政府救災不力的問題日益凸顯。

得州災情發生至今,已造成至少128人死亡、150多人仍失蹤,當地社區仍在苦苦掙扎。AP圖片

得州災情發生至今,已造成至少128人死亡、150多人仍失蹤,當地社區仍在苦苦掙扎。AP圖片

特朗普當日在重災區得州克爾縣與當地官員舉行圓桌會議,並會見救援人員了解搜救情況。會議現場,一名記者發問:「我們了解到一些家庭非常沮喪,他們說那些預警和警報都沒有及時發出,還說本來很多人的性命是可以被挽救的。對於這些家庭,你有甚麼想說的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7月11日視察得州洪災災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7月11日視察得州洪災災情

特朗普首先回應「我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做得非常出色」,隨後話鋒一轉,對該記者展開斥責:「說實話,只有壞人才會問出這種問題。我不知道你是誰,但只有極其邪惡的人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辯稱「這場災難是前所未有的」,認為救災中湧現不少英雄事跡,救援人員表現令人讚歎,卻始終未回應記者問到有關未收到預警的遇難者家屬的提問。

特朗普始終未回應記者問到有關未收到預警的遇難者家屬的提問。

特朗普始終未回應記者問到有關未收到預警的遇難者家屬的提問。

此後,特朗普點名支持「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記者格倫提問,隨後又點了幾名對他一直大加讚揚的記者。

特朗普點名支持「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記者格倫提問,隨後又點了幾名對他一直大加讚揚的記者。

特朗普點名支持「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記者格倫提問,隨後又點了幾名對他一直大加讚揚的記者。

對首名提問記者的攻擊並未就此結束。保守派眾議員奇普・羅伊在發言時,特意抨擊媒體:「對於所有吵着要問那個荒謬的第一個問題、試圖指責他人的媒體,州長說得最好:指責他人是失敗者的做法。」

不過,事實顯示當局未能在災難發生前後提供足夠的警報,是造成這次洪災傷亡眾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地時間4日凌晨3時,克爾縣已發生嚴重山洪,但美國國家氣象局遲至凌晨4時許才向沿河居民和營地人員手機發送無線緊急警報。即便如此,仍有當地居民和營地人員稱並未收到預警通知,包括克爾維爾市長在內的一些官員也表示,他們直到幾個小時後才意識到洪水的嚴重性。美國國家氣象局因此被質疑天氣預報失誤、洪水預警不充分且發布較遲。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洪水發生的第二日(5日),FEMA解僱了呼叫中心的承包商,導致上萬個求救電話未能得到接聽。直到7日,即洪災發生3天後,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才授權向受災地區派遣FEMA的搜救隊。多家美國媒體披露,諾姆要求任何超過10萬美元的項目都需經她本人審批,這直接導致FEMA搜救隊的派遣請求嚴重延誤。《華爾街日報》援引一名FEMA員工的話稱,管理局對得州洪災的響應時間比預期晚了48至72小時。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 2017年至2024年間,地方官員至少三次申請撥款建設洪水預警系統,儘管聯邦政府為減災項目撥出了更多資金,但他們的申請仍遭到州政府拒絕。民眾質疑,正是政府的不作為,才導致當地受災如此嚴重。

面對民主黨人的批評,特朗普僅表示「他們只會批評」。美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要求調查特朗普政府裁減美國國家氣象局人員是否影響了洪水預警,多名民主黨國會眾議員則批評特朗普政府新的審批規定延誤了聯邦救援工作,呼籲國會就洪災應對情況舉行聽證會。

事實顯示當局未能在災難發生前後提供足夠的警報,是造成這次洪災傷亡眾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顯示當局未能在災難發生前後提供足夠的警報,是造成這次洪災傷亡眾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來自得州等約20個州和多個聯邦機構的逾2000人仍在洪災地區繼續搜救。據美國「準確天氣預報」公司初步估計,此次得州洪災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180億至220億美元。在特朗普怒斥記者的同時,飽受災難的當地社區仍在悲劇中苦苦掙扎,人們對政府是否本可以做得更多的質疑聲音,愈來愈強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