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90萬天價LABUBU「起底」 一手收藏家:5年前才花10幾萬買

博客文章

190萬天價LABUBU「起底」 一手收藏家:5年前才花10幾萬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190萬天價LABUBU「起底」 一手收藏家:5年前才花10幾萬買

2025年06月12日 13:53 最後更新:14:13

潮玩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旗下Labubu風靡全球,近日拍賣價更再創驚人天價。6月11日於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全球唯一的薄荷色初代Labubu公仔,以108萬元人民幣(下文同為人民幣)成交,另一隻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亦以82萬元成交。此次拍賣價震撼收藏界,彰顯該IP已從潮玩晉升為藝術收藏品級別。

內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LABUBU藏家群,找到上述兩隻天價LABUBU曾經的一位「主人」程洛(化名),也可說是第一手買家。這位「80後」2018年起進入潮玩圈,如今在圈中已略有名氣。他講述了薄荷色LABUBU和棕色LABUBU在二手市場的流轉故事。

全球唯一薄荷色初代Labubu公仔,以108萬元人民幣成交。網上截圖

全球唯一薄荷色初代Labubu公仔,以108萬元人民幣成交。網上截圖

追溯到2020年,程洛先買下了全球限量15個的棕色LABUBU,幾乎同一時間,他從「娃友」處無意中了解到,上海一家潮牌店因開業訂制了一隻薄荷色LABUBU,透過多番交涉,他在2020年5月飛到上海直接買下它,當時價格屬第一手,兩隻合計價格10多萬元,棕色款其實還略貴於薄荷色,因它體積更大,身高1.6米、氣場特別強,也屬於初版LABUBU的原色,即棕色帶著「小雀斑」。

持貨1年多後以30多萬元賣出 如今升到天價亦不遺

在持有1年多後,程洛將它們賣給了同一個收藏家,總價30多萬元。賣出後,他就和「倆娃」失聯了,直至6月10日在拍賣場再見它們時,這兩隻「娃」身價已暴升至190萬元,加上佣金,價格已經超過200萬元,讓他感到意外,「但在二級市場,一切都有可能,只要買家喜歡,價格就沒有上限。」事件不單上了熱搜,還沒想到薄荷色LABUBU力壓棕色款,賣到了108萬元。

程洛指,這次「倆娃」身價飆升,可能受市場資本炒作,當中也有明星效應的帶動,如一些小盲盒、小掛飾的流行,為LABUBU整個系列帶來了新價值。

棕色LABUBU、薄荷色LABUBU曾擺在程洛家中。網上截圖

棕色LABUBU、薄荷色LABUBU曾擺在程洛家中。網上截圖

他坦言,不少朋友、「娃友」看到今次的天價拍賣消息後,都紛紛問他「有沒有遺憾」,但他認為,拍品本身就是一個很難定價的東西,說它值還是不值,沒人能說清楚,他並不後悔在2022年將它們出手,當時自己也賺到了錢。

「那時候,LABUBU熱度較高,誰也不能保證會持續走高。我並沒有把LABUBU當成一個升值潛力巨大的收藏,潮玩沒有固定的漲跌模式,更多的是情懷和市場的變化。」

他認為,如果真是為了投資,考慮升值的話,可能這次190萬元的價格就是他在賣了,但在他眼裡,LABUBU就是一種潮玩,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品,「可能有人把它當成藝術品來看待,覺得拍出幾百萬元沒問題,這是大家的觀念不同。」但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品可能是字畫、古董或高端珠寶,而LABUBU更多是玩具。

為「買娃」全球飛 連續幾日通宵排隊

 不少人以為,買潮玩的都是可愛小妹妹,很少有像他這樣的「硬漢」,但程洛說,其實圈子裡很常見,什麼年紀都有,大家都曾為「買娃」連續幾天通宵排隊,兼且全球飛,「通宵排隊搶購、滿世界搜羅限量款、打『飛的』掃貨,都曾是我的日常。這些年買潮玩,花了上百萬元。」

2018年,程洛受朋友帶動,開始買LABUBU等潮玩,最初純粹因喜歡。後來LABUBU和「泡泡瑪特」合作,推出大量盲盒等,讓更多人關注。到了2023年,逐漸趨於平靜,但最近又因為一系列毛絨掛件的推出,透過抖音等平台傳播,LABUBU又火起來了,甚至傳到國外。

高峰期,程洛家擺放了過百隻LABUBU就有超過百隻,同一款色組成一個「軍隊」。網上截圖

高峰期,程洛家擺放了過百隻LABUBU就有超過百隻,同一款色組成一個「軍隊」。網上截圖

高峰期家中有上百隻LABUBU 同一款組成「軍隊」

程洛透露,他家潮玩最多的時候是2021年,當時僅LABUBU就有超過百隻,自己碰到喜歡的款式,甚至會買66隻、88隻一樣的,組成一個「軍隊」擺放在一起,當時價格還比較合理。

但隨著越來越火,價格也飆升,買一整套要幾萬元,他玩起來就有壓力了。所以,當發現玩家愈來愈多時,程洛做了個決定,就是將普通款全賣出去,轉而買全球限量一隻的款式,「因為我知道頂流藏家目標都是那些別人沒有的稀有款。我手上最多時有過10隻全球唯一的潮玩。」

程洛多年來在平台上分享,更吸引了不少粉絲到他家參觀,「我對潮玩的買賣從不激進,所以也沒奢望持有的LABUBU會漲得太高。」

他直言,買潮玩很耗精力,當擁有太多之後,天天擺在家裡看,反而會覺得它們普通了,加上年紀漸長,嗜好也發生轉變,所以2023年他選擇「退出」,但依然持續關注著市場。

但程洛說,自己這5年集中「玩娃」,大概讓他賺了100多萬元。現在他家裡只剩下10多隻LABUBU。他認為,LABUBU在二手市場的價格已接近頂峰,因為溢價過高。現時願意在高溢價入手的玩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高端玩家,他們不計較錢,喜歡LABUBU這個IP的形象,擁有頂流IP在朋友圈是一種「社交貨幣」,也不在乎價格升跌;另一類則是投資型玩家,具較強實力,從投資角度掃貨,期待升值。

提醒初玩家切忌高炒價時跟風入手

他提醒,初級藏家切忌在市場炒得高時盲目跟風,一定要對每個IP的發售等細節有深入了解,並合理評估自身的經濟能力後才入場。

至於LABUBU未來炒價的潛力,程洛認為,關鍵在於其設計師、生於香港的比利時籍藝術家龍家昇能否被國際藝術界高度認可,並和LV、Chanel等大品牌合作,會會帶動其原畫、雕塑等作品的價格水漲船高。反之,LABUBU可能就會停留在現時的最高峰。

不過,程洛坦言,LABUBU的高溢價讓他擔心潮玩市場,因爆火而令整體跟著暴漲,傷害到真正喜歡它們的人,畢竟喜歡LABUBU的玩家都希望透過購買給自己帶來簡單的快樂或是用來紓壓,但現在卻變成了高不可攀的奢侈品,不少玩家都因為價格壓力而感疲憊和失落。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7月11日於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産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産總數達到60項,繼續位居世界前列。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西夏陵遺址區面積達38.99平方公里,是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見證了党項族創立的西夏王朝近200年歷史及其在「絲綢之路」上的樞紐地位。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今次申遺的西夏陵包含四大人工建造遺存要素:9座西夏帝陵、271座陪葬墓、32處防洪遺跡,以及一處面積逾5萬平方米的疑似祭祀場所建築基址。西夏陵遺址博物館另藏有7千餘件可移動文物。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西夏陵為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央視截圖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同濱指出,西夏陵的獨特景觀由自然與人工要素共同構成,「這次申遺是對西夏的重新認識,它雖未入二十四史,卻是與宋、遼、金並存的重要王朝。」

西夏陵入列《世界遺產名錄》。央視截圖

西夏陵入列《世界遺產名錄》。央視截圖

據了解,西夏王朝於公元1038年建國,1277年為蒙古大軍攻陷,存續190年後湮沒於歷史。其陵寢遺址最早於1930年代由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飛行員卡斯特爾航拍記錄,1972至1977年間考古隊展開系統發掘,證實《嘉靖寧夏新志》所載「賀蘭山東西夏陵」的記載。陵區西北倚賀蘭山,東望興慶府與黃河,形成「背山面水」氣勢壯麗的獨特格局。

據央視記者實地探訪,9座帝陵是遺産核心要素,雖規模有別但佈局相似:均以陵城為核心,四面設門闕,四角置角闕,內有獻殿、魚脊狀突出地表的墓道封土及高達逾20米的陵塔。與中原墓葬不同,西夏帝陵墓室位於陵塔南側約10米處,現已全部遭毀。考古僅對6號陵地下部分發掘,出土綠釉琉璃鴟吻、雕龍望柱等建築構件,以及金銀馬具等精美隨葬品。

3號陵為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帝陵,地面遺跡呈中軸對稱,陵城南接月城,內有神道、石像生,前方設闕臺、碑亭,外圍四角立角臺。1至6號陵園格局保存完好,7號陵尚存半數建築遺址,8、9號陵則以陵塔形式留存。陳同濱介紹,遺産區劃定為人工遺存分佈範圍,周邊賀蘭山、戈壁地貌及城市緩衝區則共同構成保護體系,「既保護歷史環境,也控制城市發展影響。」

7號陵墓主被確定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央視截圖

7號陵墓主被確定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央視截圖

9座佇立於荒原之上的王陵,究竟安葬的是誰?至今成謎!西夏陵在仿照唐宋陵寢的規制的基礎上,增設了碑亭的規制,遺憾的是,所有的碑亭都遭到嚴重的毀壞,只有在清理7號陵東西兩座碑亭時,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西夏文及漢文殘碑。從中成功拚合出一塊西夏文碑額,並考釋出碑額上16個西夏文篆書為:「大白高國護城聖德至懿皇帝壽陵志銘」。

7號陵墓主被確定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央視截圖

7號陵墓主被確定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央視截圖

由此,7號陵被確定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的壽陵,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可以確定主人的陵墓。

而3號陵因其規模最大,建築最精美,被推測為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陵寢。不過雖然墓主身份至今成謎亦不影響西夏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墓主身份成謎無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央視截圖

墓主身份成謎無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央視截圖

世界遺産需具備突出普遍價值、真實完整性及保護管理保障。對此,陳同濱表示,西夏陵符合「交流價值」與「見證價值」兩項標準,其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徵是中華文明的典型體現。

西夏陵見證了党項、漢、吐蕃、回鶻、契丹、女真等多民族的交流交融,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提供實物佐證。陳同濱指出,這一遺産有助於國際社會理解中華文明的持續性與包容性,「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歷史,正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根源,也增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今,賀蘭山腳下的九座王陵雖歷經滄桑,仍以其獨特風貌訴說着那段多元文化共生的輝煌歷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