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控煙小知識】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生活事

【控煙小知識】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生活事

生活事

【控煙小知識】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2025年06月27日 07:00 最後更新:07月09日 16:17

牙科診所發現吸食電子煙的年輕人會突然出現嚴重的蛀牙,並會發生在一些不尋常的地方。有關研究表明,經常吸食電子煙會加速蛀牙問題。

電子煙於口腔形成黏稠外膜 富含甜味劑

外媒報道指,人們吸食電子煙時,電子煙煙機釋放的不僅是可見的蒸氣。研究表明,電子煙會在口腔表面形成一層黏稠的外膜。這些殘留物富含甜味劑和化學物質,就像有害細菌的食物來源。

酸性物質會逐漸溶解琺瑯質

美國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牙科學院的伊魯卡博士(Dr. Karina Irusa)解釋說,調味電子煙油中的人工甜味劑和添加劑為導致蛀牙的細菌創造了理想的滋生環境。 「細菌會用數小時消耗這些醣類化合物,之後產生的酸性物質會逐漸溶解琺瑯質。」她說。

黏稠外膜會破壞口腔天然防禦能力

庫馬爾博士(Dr. Purnima Kumar)在《美國牙科協會雜誌》上發表文章稱,與傳統的飲食方式不同,唾液可以中和酸性物質的產生,而電子煙持續造成的黏稠外膜會破壞口腔的天然防禦能力。

電子煙降低口腔抗氧化能力 致牙齒容易腐爛

2024 年一項研究揭示電子煙損害牙齒的另一種方式:它顯著降低口腔的抗氧化能力。這項研究發現,電子煙對唾液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程度與傳統香煙相同。這項研究測量了關鍵的保護性化合物,發現經常使用電子煙的人唾液中所含有的關鍵性化合物含量顯著降低。

這一點至關重要,原因是唾液的抗氧化系統是抵抗細菌毒素和酸性物質侵蝕的第一道防線。當這些防禦能力被削弱時,牙齒就容易腐爛。

引發特定發炎反應

此外,2023至2024年進行的研究表明,電子煙會引發特定的發炎反應,加速口腔組織的破壞。研究還表明,電子煙使用者的牙齦液中發炎標記物水平顯著升高。

破壞生長因子 使口腔內傷口更難癒合

這些發炎標記不僅僅是刺激的信號,它們還會積極地促進組織性破壞。這創造了一個有害細菌滋生、保護機制受到抑制的環境。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表明,這些變化可能在定期使用電子煙後短短六個月內發生,而這種速度通常是在多年吸食傳統香煙之後才會出現。發炎過程也會破壞對組織修復至關重要的生長因子,使口腔內的輕微損傷更難癒合。

門牙也有機會出現蛀牙

最令人擔憂的發現之一,是與電子煙相關的蛀牙出現位置。傳統的蛀牙通常是難以清潔的區域,而電子煙使用者的門牙也有機會出現蛀牙。

霧化電子煙油物理特性容易導致牙齒疾病

伊魯卡博士的團隊認為,這種模式表明,不僅僅是其化學物質,霧化電子煙油的物理特性在促進牙齒疾病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電子煙影響植牙效果 破壞骨整合

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電子煙會影響植牙手術的效果,電子煙使用者的失敗率接近傳統重度吸煙者的失敗率。一項2024年的調查發現,電子煙的使用會對植牙者產生臨床、放射學和免疫學的負面影響。電子煙會破壞骨整合,而骨整合是骨骼與鈦植體融合的關鍵過程。研究表明,富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蒸氣都會抑制植體表面的成骨細胞的生長。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資料圖片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資料圖片

醫生指出,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敏感族群尤須留意。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醫生提醒新衫未洗即穿存健康風險

不少市民購買新衣後往往會迫不及待即時穿上,殊不知這一習慣存在衛生隱患,對健康構成風險。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衣服在製作及運輸過程中易殘留化學物質,或受細菌及病菌污染,建議市民養成「先洗再穿」的良好習慣,以預防皮膚過敏及其他健康問題。

衣服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可致皮膚過敏

劉醫生解釋,衣物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進行防皺、防縮及定型等化學處理,常見殘留添加物包括甲醛及各類染料。雖然上述物質有助提升衣服外觀,但若是直接接觸皮膚,尤其對於過敏體質人士,則有可能引發紅腫、搔癢以及皮疹等過敏反應。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多重污染及交叉感染風險高 嬰幼兒、敏感及免疫力弱人士需留意

除了化學物質外,新衣在工廠、倉庫、運輸及上架期間,也可能沾染灰塵、細菌以及黴菌孢子,且有機會被多人試穿,進一步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劉醫生提醒,嬰幼兒、皮膚敏感及免疫力較弱人士更須加倍留意。

貼身及嬰兒衣物穿前宜徹底清洗

劉醫生強調,貼身衣物以及嬰兒服裝應於穿著前以清水或中性洗劑徹底清洗,既可去除化學殘留及異味,也能令布料更柔軟、穿著更舒適。部分天然纖維製品於首次清洗時或會出現輕微縮水或甩色情況,預先清洗有助避免污染其他衣物或皮膚。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網民留言表示共鳴

相關建議引起網民廣泛共鳴,不少網民表示,「正確!我從事服裝業,一定會跟客人說衣服買回去,洗過再穿」、「新衣會先洗過再存放」、「真的是要先洗過後再穿較好」、「只有外套不用先洗喔。不會和皮膚直接接觸」、「我會過敏,所以一直是先洗後再穿」。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新衫未洗直接穿超污糟 醫生警告:化學殘留及細菌感染恐損健康。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