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同廣州台進一步合作,將聯合製作抗戰80周年、廣播劇等節目,而「全運會大灣區媒體共享廚房」亦將為港台轉播全運會提供堅實支援。
廣播處長關婉儀(左五)及廣州台台長陳家成(左四)簽署合作備忘錄。
廣播處長關婉儀及廣州台台長陳家成今日(13日)廣州國際媒體港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深化兩台合作。今年係抗戰勝利80周年,同時亦都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兩台就宣布,聯合製作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節目,講述抗戰期間在香港及廣東地區發生的關鍵歷史事件。節目將於今年8至9月間於兩地播出。
兩台還將首次聯手搞新搞作,兩地主播齊開聲,合製大灣區主題的廣播劇。聽聞這套廣播劇以港人與內地人民往來為主題,結合兩地廣播員聲演角色,將兩地民眾生活細節、以及區內文化旅遊特色融入廣播劇情節,促進大灣區人民交流及展現區內生活高度融合的發展,即係聽劇等於拎到「深度遊攻略」!
港台代表團參觀廣州台新聞演播設施。
今年11月仲有一件大事發生,即係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就嚟開鑼。今次,港台的全運會轉播就將獲得「神隊友」支援。
為了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體育迷可以流暢觀賽,廣州國際媒體港內設有「全運會大灣區媒體共享廚房」,為不同媒體提供演播及技術等共享設施。這些頂尖演播技術,將成為港台轉播全運會賽事的堅實後盾。
其實港台同廣州台合作淵源已久,關處長就回憶話,兩台自2021 年已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亦一直與內地其他廣播機構緊密合作。「港台未來會繼續聯通內外,強化跨媒體多語廣播,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尤其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融合發展,培養巿民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感。」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由警察心理服務課創辦的「心聆團隊」今年踏入20周年,一直以義工服務形式為警察同袍提供情緒支援。2012年成為團隊成員的女警長劉雅芝坦言,自己也是「過來人」,曾經歷過情緒困擾,幸得到適時關懷和協助才能走出低谷,自此她便積極地透過分享自身經歷關懷身邊人,為同事及家人尋找情緒出口,她更希望「心聆團隊」能招募更多新血茁壯成長,繼續成為同袍們最堅實的後盾。
女警長劉雅芝自二零一二年加入「心聆團隊」,為受情緒困擾的同袍提供支援。
在最新一期《警聲》,劉雅芝便分享了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經歷。她曾經以為自己身為警察,必須長期保持堅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撐著,不能示弱」。直到一次經歷嚴重情緒困擾,她才發現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我曾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以至每當聽到來電鈴聲,便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令我寢食難安。在長期高壓下,我除了嚴重脫髮,更出現抑鬱徵狀。」她說。
其後,她往求醫,一名中醫師看穿了劉雅芝的病根,關切地跟她說:「不如我們先談談心事吧!」就是這句簡單直接的窩心話,瞬間讓她淚流滿面,釋放積壓已久的情緒,也令她悟出「心病還需心藥醫」的道理。之後,在親朋開導下,她成功走出情緒陰霾。
如今事過境遷,劉雅芝坦言:「如果當時我早一點尋求協助,可能會少走一點彎路。其實只要有人願意聆聽,一念之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以至挽救一條生命、甚至一個家庭。」她認為,作為守護者的警察,其實也有需要被守護的時候。
於是,她決心加入「心聆團隊」,通過嚴格遴選後,她完成了至少36小時的專業訓練,涵蓋深度聆聽、哀傷輔導、自殺危機及事故壓力處理等,並通過考核,成為這支專業支援隊伍的一員。
團隊服務多元,從舉辦壓力管理工作坊、為新進學警與見習督察安排經驗分享,到全天候接聽「心聆熱線」,第一時間為情緒受困的同袍提供支援。
「心聆團隊」為學警舉行講座,分享壓力管理經驗。
劉雅芝分享接聽熱線的心得:「輔導的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在提供不同視角與真誠的陪伴,讓對方暫時卸下重擔,看見出路。我們相信,一句問候、一次傾聽,看似微小,卻是『積小善成大愛』的實踐。」
在曾經接觸的個案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與2018年釀成19人死亡的大埔公路巴士意外善後工作。
當時「心聆團隊」奉召與其他部門及單位的專業人員一起支援死者家屬,「當時大家都義不容辭,調查人員負責還死者公道,我們就幫助正感到非常徬徨的家屬處理後事,讓生者釋懷。」
歷經廿年耕耘,「心聆團隊」已茁壯成為一支擁有111名成員的專業支援力量。展望未來,劉雅芝期許招募更多新血。
「警隊的強大,不僅在專業,更在於3萬同袍的團結。每一次真誠的聆聽與問候,都在累積守護彼此心靈的大愛,讓我們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