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海底驚現設計精緻金幣寶藏 疑屬300年前西班牙「聖荷西號」沉船

Plastic

海底驚現設計精緻金幣寶藏 疑屬300年前西班牙「聖荷西號」沉船
Plastic

Plastic

海底驚現設計精緻金幣寶藏 疑屬300年前西班牙「聖荷西號」沉船

2025年06月17日 13:30 最後更新:17:20

哥倫比亞外海一處沉沒逾300年的古船遺址,發現多枚設計精緻的金幣曝光。研究人員相信這些金幣極可能來自傳說中的「聖荷西號」。

金幣鑄造年份是1707年

《CNN》報道,科學家分析了沉船周圍拍攝的大量高解析度金幣照片,指出金幣上的圖樣、鑄造標記與年份顯示其鑄於1707年,地點為秘魯利馬,與歷史記載中「聖荷西號」(San José Galleon)的財寶出處相符。

沉船位於海底600米處

這些金幣照片由哥倫比亞海軍與考古學者組成的團隊,通過深海無人載具拍攝所得。沉船位於近海底600米處,海床上散落數十枚金幣。由於地形不穩,難以確定總數,但影像分析顯示每枚金幣平均直徑約32.5毫米,重約27克。

刻有名驗金師印記

研究人員指出,金幣正面刻有卡斯提亞-雷昂王國的「耶路撒冷十字與四分盾徽」(Jerusalem Cross with the Quartered Shield of Castile and León),邊緣為點狀邊框;背面則為「加冕的海格力斯之柱」(Crowned Pillars of Hercules) 聳立於海浪之上。幣面上的「L」標誌為利馬鑄造廠代號,「8」代表當時面額最高,「H」則為1707年首席驗金師弗朗西斯科‧烏塔多 (Francisco de Hurtado)  的印記,「707」則為鑄造年份。

沉船時間為1708年

這些特徵與文獻高度吻合,使研究團隊得以進一步判定:沉船時間應為1708年,並可推測其當時航線與沉沒位置,進一步支持其為「聖荷西號」。

圖片來源:EPA

圖片來源:EPA

船上滿載約200噸黃金

「聖荷西號」為18世紀初西班牙寶藏艦隊中的一艘,1708年6月7日於返航途中在卡塔赫納 (Cartagena) 外海遭英國海軍擊沉,船上約600名船員大多罹難。據稱船上滿載約200噸黃金、祖母綠與其他珍寶。

歸屬權引發爭議

「聖荷西號」的歸屬權多年來引發爭議。除哥倫比亞與西班牙外,玻利維亞原住民族群卡拉卡拉人 (Qhara Qhara) 亦聲稱船上財寶為其祖先所擁有。

河北7旬翁60年來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未有防曬皮膚竟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兒子笑稱:入夜幾乎看不見!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堅持垂釣60餘年 每日釣逾6小時

綜合內媒報道,河北一名年屆74歲老翁自少年時期迷上釣魚,熱情延續至今60餘年。無論晴天雨天,他於每日清晨約6時半準時騎電單車前往家附近的野湖垂釣,直至中午才返家,每日花上逾6小時投入釣魚活動中,他的兒子笑言,「父親年紀大了,遠行不便,就固定在家旁野湖釣魚」。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膚色黝黑呈「老抽色」爆紅網絡

由於長年垂釣風吹日曬,老翁膚色黝黑呈「老抽色」,並於近來意外在網上爆火,被網民親切稱為「釣帝」。兒子對此打趣道,「現實裏比影片還黑,夜釣時一坐下幾乎看不到人」。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家人支持釣魚活動 網民慕名「拜訪」

據悉,老翁每日釣獲約4至5斤鯉魚或鯽魚帶回家享用,家人也十分支持他這項愛好。兒子認為,釣魚不僅能修身養性,更是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老翁現時身體狀況良好,意外走紅令他本人感到「意想不到」。據悉,近日不少網友慕名到湖邊「拜訪」這位釣帝。對於突如其來的關注,老翁坦言生活未受影響,並強調釣魚始終是自己最大的樂趣。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60年每日堅持釣魚逾6小時曬成「老抽色」爆紅網絡。影片截圖

老翁淡然回應炒作質疑

面對網上有關「炒作」的質疑聲音,老翁兒子則表示,「釣魚本是樂趣,大家每天釣魚,有人說炒熱度,這有什麼可炒的?」老翁則淡然以對,繼續享受垂釣的愜意時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