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根室半島東南近海發生地震,日本氣象廳指強度為6.1級,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日本氣象廳網頁截圖
氣象廳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上午8時8分左右,震央位於北緯42.8度、東經146.4度,震源深度極淺。

日本氣象廳網頁截圖
氣象廳又說,今次地震可能會在根室半島沿岸,引發輕微的海面波動,但毋須擔心造成災害。
大視野
日本北海道根室半島東南近海發生地震,日本氣象廳指強度為6.1級,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日本氣象廳網頁截圖
氣象廳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上午8時8分左右,震央位於北緯42.8度、東經146.4度,震源深度極淺。
日本氣象廳網頁截圖
氣象廳又說,今次地震可能會在根室半島沿岸,引發輕微的海面波動,但毋須擔心造成災害。
日本東北大學和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在從北海道延伸至關東的太平洋板塊隱沒帶(深度約35至75公里)下方,存在一條垂直延伸的「地震集中帶」,他們將這一發現命名為「前弧地震帶」。
【地震列島】北海道から関東にかけた太平洋プレート沿って「地震のカーテン」染み出た水、岩盤に影響か - 大地震・前兆・予言.com | 災害や噂の情報サイト https://t.co/REcs3sLzMV
— ✨ムーンライト✨ (@moon1357) July 12, 2025
日研究揭太平洋板塊下藏「前弧地震帶」
據《每日新聞》報導,該研究團隊使用了2016年至2020年間設置在太平洋一側的地震和海嘯觀測網所收集的數據,將約59萬筆地震震央位置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了這條沿著板塊隱沒帶垂直延伸的「地震集中帶」。
太平洋プレート沿って「地震のカーテン」 染み出た水、岩盤に影響か | 毎日新聞 https://t.co/68L26LKDDc
— SETH:セス(天体位相研究カルデア) (@pneuma_2007) July 12, 2025
高溫高壓環境導致岩層釋放水分 可能引發地震
研究指出,太平洋板塊下方的高溫高壓環境導致岩層釋放水分,這些水分隨著地殼上升,可能引發該地區的地震。
太平洋プレート沿って「地震のカーテン」 染み出た水、岩盤に影響かhttps://t.co/bfZ8SuTl57
— 毎日新聞 科学環境チーム (@mainichikagaku) July 11, 2025
地震ビッグデータから「前弧地震帯」の存在が見えてきたと東北大などのチームがサイエンスに発表。深部ではスロースリップを起こし巨大地震を抑制。一方、浅部では首都直下地震を誘発する恐れがあると pic.twitter.com/LIrMMexprX
對於預測未來地震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推測,這些水分在較深層可能引發「緩慢滑移」,有助於減緩板塊交界處的強烈滑動,降低大型地震的風險。然而,在較淺層,水分可能使斷層更容易滑動,可能引發強烈的淺層地震,甚至可能導致首都周邊地區的大地震。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內田直希教授表示:「這樣的地震集中帶可能存在於全球多個板塊交界處,對於預測未來地震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日研究揭太平洋板塊下藏「前弧地震帶」。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