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隊招募體驗日即場收逾400申請 下月起DSE中英文四級免見習督察語文筆試

社會事

警隊招募體驗日即場收逾400申請 下月起DSE中英文四級免見習督察語文筆試
社會事

社會事

警隊招募體驗日即場收逾400申請 下月起DSE中英文四級免見習督察語文筆試

2025年06月22日 14:09 最後更新:18:22

警方星期日(22日)在黃竹坑香港警察學院舉辦「警察招募體驗日」,以「One Force 同行 • 致遠」為主題,讓參加者透過各種體驗活動,了解警隊遴選程序、警察學院的基礎訓練及多元化的警務工作,從而招募愛國愛港、願意為市民服務的生力軍加入警隊。

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察招募體驗日

截至中午十二時,體驗日出席人次達1126,並收到428份即場投考申請,當中135份為見習督察職位,264份為警員職位,29份為輔警警員職位。投考人包括本地及海外大專院校的學生及在職人士。

為保持警隊在吸引優秀人才方面的競爭力,警方將於7月1日推出新措施 ——「見習督察DSE 4+ 快線」。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第4級或以上成績的投考人,可獲豁免應考的語文筆試試卷將由目前的兩份增至四份。

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察招募體驗日

現時警隊每年都收到數千份見習督察的職位申請,而當中只有一至兩百名投考人能夠成功入職,由報名、通過筆試及進入延續面試的過程,一般需時2至4個月。在現行措施下,絕大部分入職的見習督察,都已透過綜合招聘考試(CRE)取得中、英文合格(即第1級或以上的成績)或擁有同等學歷(即DSE中英文第4級或以上成績),而獲取最高的入職起薪點。

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察招募體驗日

警方經檢視後,DSE的中、英文科的成績能客觀準確地反映投考人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寫作方面。有見及此,警隊將於今年7月1日起,接納DSE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第4級或以上成績,或同等學歷,可視為等同已通過見習督察筆試當中的中、英文語文運用試卷,以及中、英文作文試卷。因此,如投考人已持有DSE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第4級或以上成績,並已通過CRE 能力傾向測試,可透過「見習督察DSE 4+ 快線」直接進入延續面試,加快完成遴選程序。

警方重申,現時所有見習督察的入職要求,包括語文能力要求,是維持不變。

香港警察學院今日(12日)舉行結業會操,新一批見習督察及警員將會投入警務工作,當中包括已有15年工作經驗的警員、錫克教教徒以及精神科護士。

(左起)見習督察蘇樂儀、見習督察鍾偉強、學警衛靜瑤、學警阿達。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見習督察蘇樂儀、見習督察鍾偉強、學警衛靜瑤、學警阿達。巴士的報記者攝

錫克教學警阿達:讓非華裔群體有多條路選擇

據警方資料,自2011年5月1日起,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79名非華裔人士成功投考警隊,信奉錫克教的阿達(Singh Palvinder jit)就是其中之一。

阿達的曾祖父、祖父均為英軍,父親是懲教處職員,如今他成為警員,亦是警隊近年首位戴頭巾及蓄鬚的錫克教學警,繼承家族傳統,繼續服務香港。阿達自小看著父親穿制服上班,「覺得很型」,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嚮往加入紀律部隊。在大學期間,他參加了一次中區警民關係組工作坊,隨即決定投考警隊。

錫克教學警阿達。巴士的報記者攝

錫克教學警阿達。巴士的報記者攝

對阿達來說,訓練期間最大的挑戰是法例和體能,為面對筆試,抽時間溫書,體能方面,體重84kg的他一個月減去6kg,他期待結識志同道合的同學,但亦擔心自己的外貌、衣着與宗教信仰成為融入群體生活的阻礙。但警察學院多元及包容的學習環境讓他逐漸放心,同學之間互相支持和鼓勵更讓他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阿達與父親。巴士的報記者攝

阿達與父親。巴士的報記者攝

非華裔的身份也幫助阿達在工作上更有優勢。阿達憶述,一次在西區試更,短短8個鐘就接到3宗非華裔的個案,1宗是旁遮普語,2宗是印度文。他擔任交流的橋梁,「不需要特意等翻譯師就可以解決問題。」這也讓阿達意識到,很多土生土長的非華裔人,特別是老人家只會自己的語言,像自己這樣的警員就能幫忙,「而且我們有代表性,起碼讓本地非華裔年輕人看到我們,知道還有(警察)這條路,考慮這份工。」

見習督察蘇樂儀:以耐心同理心關懷市民

蘇樂儀獲學業成績優異證書,加入警隊前,她分別在青山醫院和葵涌醫院任職精神科護士,為精神病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蘇樂儀在青山醫院任職法醫精神科,要處理犯罪但身體不適的病人,期間接觸不少警察,有見他們用專業態度交接工作,因此對警察職業產生好感。

督察蘇樂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督察蘇樂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2019 年「黑暴」期間,蘇樂儀正修讀理工大學的護士學位課程。當時校園內爆發激烈衝突,暴徒肆意到處破壞,不僅令課堂無法如常進行,連實習也被迫中止,這讓蘇樂儀立志投身警隊,雖經歷多次失敗,但最終如願。

在醫院工作期間,蘇樂儀學會以耐心和同理心去理解病人困擾,幫助他們重拾對生活的希望。她認為這段經歷對日後的警務工作大有裨益,「對市民有更多同理心和關懷。」另外,作為一名小隊領袖,她亦積極推動精神健康教育,提升同袍對這方面的關注,希望能夠以自身的力量鼓勵更多人,共同為社會的和諧與安寧而努力。 

學警衛靜瑤:讓人生有更多選擇

衛靜瑤獲薛富盃、銀笛獎及學業成績優異證書,她自小與警察結下不解之緣,幼稚園時,班上只有她和另一個男生穿警察制服拍攝職業扮演相,「制服真係好型」,後來她接觸更多影視媒體和書籍,對犯罪者的心理和罪案背後的成因產生濃厚興趣,為深入了解領域,她先到廣州中山大學讀心理學,再到英國杜倫大學攻讀犯罪學和刑事司法碩士學位,並在去年畢業後回港加入警隊。

警員衛靜瑤。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員衛靜瑤。巴士的報記者攝

衛靜瑤回憶,身邊人得知她要加入警隊時,都對她的決定感到疑惑,手持碩士學位為何還要當警察?她的答案很堅定:由心而發的使命感。在學院訓練期間,衛靜瑤逐漸體會到「警察」所承載的重大意義和責任,不僅讓市民感到安心,更能震懾不法分子,防止罪案發生。

衛靜瑤一直記著父親的教誨,「讀碩士只是為了讓人生有更多不同的選擇,體驗人生不同項目。」她認為,前線工作有不同挑戰和成長,親身體驗警隊基層運作,累計更多作戰經驗,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亦有助於未來投靠督察。

見習督察鍾偉強:傳承肩章精神 提攜年輕人

37歲的鍾偉強獲榮譽警棍,他在警隊工作了15年,此前駐守沙田警民關係組。鍾偉強在中五會考後加入警隊,一開始並沒有把晉級當成目標,只想做好警員工作。直到有一次鍾偉強參加一位長官的機動部隊畢業會操,結束後這位長官將見習督察的膊頭肩章送給他,並與他定下約定,他日成為督察之後再把肩章還給這位長官,自此改變人生,一步一步朝目標進發。

督察鍾偉強。巴士的報記者攝

督察鍾偉強。巴士的報記者攝

鍾偉強白天工作、晚上上課,雖然艱辛,但有機會駐守機動部隊、衝鋒隊等重要崗位,近距離學習行動部署和策略思維,最終順利晉升為督察。而十多年的警務生涯也讓鍾偉強對警察工作有了其他看法,「年輕時注重眼前成果和成就,但現在更明白培養接班人的重要,今後會提攜更多年輕人,傳遞積極正面的信息,傳承肩章精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