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視為施政重點的《大而美法案》在持續逾24小時的「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後,終於在美東時間星期二(7月1日)中午,於3名共和黨議員倒戈下,身兼參院議長的副總統萬斯投下決定性一票,令法案以51對50票驚險在參議院通過。
這項法案計劃延長特朗普1.0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彌補稅收損失,法案建議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彭博》7月1日分析指,自2000年以來,美國電氣化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能源結構轉型已大幅落後亞洲,若取消新能源計畫補貼,美國電氣化將面臨更大困難,甚至難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大而美法案》在「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後,終在當地時間星期二(7月1日)於身兼參院議長的副總統萬斯投下決定性一票後,在參議院獲通過。AP圖片
《彭博》分析稱,大多數亞洲國家都是化石燃料的進口國,因此推動電氣化和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這些國家在經濟上的首要任務。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美國則沒有採取同樣的誘因。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電力需求節節攀升,美國的電力供應正面臨巨大壓力,設備和人員短缺、監管障礙等因素使得美國難以建立能源供應。
《彭博》指出,「大而美」法案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一些參議員提出修正案還試圖打擊使用中國組件的新能源項目,這可能會進一步阻礙美國的電氣化進程
英國《金融時報》早前便曾報道,美國洛基山研究所(RMI)據國際能源總署數據研究發現,中國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已接近30%,而美國和歐盟近幾年一直穩定在22%左右,意味著中國的電氣化水準已明顯領先美國和歐盟,「中國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個主要的電氣化國家」。

美媒指,「大而美」法案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補貼,或進一步阻礙美國電氣化進程。
英國新能源智庫Ember上星期的一項報告指,電力需求的增長正推動亞洲經濟體大力發展基礎電力設備製造業,越南、孟加拉、印尼等亞洲國家,電力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快速提升,電氣化水平的增速已超過美國。相較之下,美歐的電氣化水準在過去20多年幾乎沒太多成長。
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6月29日在X發文警告,「現正犯下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破壞太陽能和電池將使美國在未來變得極其脆弱。」馬斯克稱,如果「大而美」法案得以實施,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工作崗位」。

馬斯克連發數十條帖文批評「大而美」法案,更聲稱若獲通過將成立新政黨,遭特朗普反駁‧AP資料圖片
6月30日,馬斯克再連發數十條帖文,稱那些支持該法案的議員應感到羞愧,並聲稱如果法案通過,翌日就會成立「美國黨」。
當地時間7月1日上午,特朗普被問到是否會「驅逐」馬斯克時,特朗普表示「得考慮一下」,還稱「政府效率部」會盯著馬斯克,「我們能省下一大筆錢」,並指馬斯克不應該和他玩這個遊戲。特朗普6月29日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暗示,馬斯克的不滿源於該法案提議取消電動車消費者的稅收豁免,這影響了特斯拉的利益。
法案加劇美債危機 特朗普轉移視線歸咎聯儲局不減息
美國預算機構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法案難以有效抵消減稅等政策帶來的財政收入減少,以及國防支出等開支的增加,預計該法案將大幅推高聯邦債務。
《紐約時報》日前指,「大而美」法案將加劇美國國債問題,以2024年為例,美國聯邦債務的年度利息支出已超過年度軍事支出,大致相當於聯邦醫療保險的年度開支,比美國政府除社保之外的任何支出都要多,而「大而美」法案將加劇這種無度的揮霍。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曾稱,美國未來10年內平均每年將增加550億美元的債務利息支出,而實際支出可能更高。而這項法案將使最貧困美國家庭的收入減少近4%,而最富裕美國家庭的收入將增加2%以上。

特朗普把美債加劇歸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不減息。
惟特朗普把茅頭再指向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聯儲局應儘早將利率降至1%,指「如果聯儲局好好工作,美國就能節省數萬億美元的利息成本。」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當地時間30日在記者會上,當眾宣讀了一封特朗普寫給鮑威爾的手寫信,信中特朗普特別標記聯儲局應將利率維持在1%左右。
央視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認為,特朗普對鮑威爾施壓,明顯是希望聯儲局能配合其經濟貿易政策,目前聯邦債務利息每年超過6000億美元,如果降息的話,可暫緩相關的債務壓力;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目前對主要貿易夥伴展開關稅戰,無疑增加美國普通消費者負擔,導致消費疲軟,通脹加劇,若減息可有助於緩解相關的負面效應。
分析認為,特朗普一再強調聯儲局應對不減息而負責,實際上也是將美國經濟不理想的責任歸咎於他人,從自己身上轉嫁給聯儲局,是一種自身推卸責任的政治算計。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