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42名學生獲大學直接錄取 蔡若蓮稱人數續增成果令人鼓舞

社會事

342名學生獲大學直接錄取 蔡若蓮稱人數續增成果令人鼓舞
社會事

社會事

342名學生獲大學直接錄取 蔡若蓮稱人數續增成果令人鼓舞

2025年07月04日 11:58 最後更新:13:59

教育局公布第四屆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342名學生獲得大學直接錄取通知。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教育局星期五(七月四日)公布第四屆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完成遴選程序。

第四屆直接錄取計劃共收到來自420間中學合共814份有效提名。參與計劃的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於過去數月為獲推薦學生安排面試,並仔細考慮了每位學生的特質。各大學在二○二五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成績公布前,向342名學生發出直接錄取通知。其中,335名學生接受錄取,於二○二五年九月入讀其所選讀的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相關課程涵蓋的學科範疇廣泛,包括建築、測量與城市規劃、人文學科、商科、計算科學與工程、環境研究、設計、藝術、語文、法律、醫學與健康、音樂、理學、社會科學等。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欣悉第四屆直接錄取計劃獲發直接錄取通知的學生人數持續增加,成果令人鼓舞。

她說:「多元人才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培育年青人,致力優化教育制度,創造多元發展空間,讓學生在不同領域充分發揮潛能。我衷心感謝各中學及各大學對計劃的支持,以及對學生多元才華的肯定,並為香港培育更多未來人才。」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為提倡多元卓越文化,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由2025/26學年起推行多元發展獎學金,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贊助,獎勵於直接錄取計劃下獲大學錄取且在藝術、體育及╱或社會服務方面表現傑出的學生。

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除了對各自經直接錄取計劃正式錄取的學生發出「直接錄取」通知外,亦可提名當中在藝術、體育及╱或社會服務方面表現超卓者獲取獎學金。提名名額將根據各大學於直接錄取計劃下的收生人數按比例分配。獲獎者可無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而在四年修業期內每年獲發放$10,000獎學金。大學可自行甄選並提名獎學金計劃的獲獎者。

第五屆直接錄取計劃將開放予應考二○二六年文憑試,並於二○二六年九月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中六學生報名參加。報名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教育局在二○二一年推出直接錄取計劃,作為對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提出提高大學收生靈活度建議的回應。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指定了約300個公帑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參與第四屆直接錄取計劃,並為個別課程訂下不以文憑試成績為基礎的收生準則。

港大醫學院透過「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取錄31名成績優異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入讀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人數創新高,包括1名來自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另外取錄26名 IB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的狀元,即成績達45分滿分,其中1人曾代表香港出戰多項國際橋牌賽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醫學院今年也提供第二學位入學途徑,接獲952份申請,不少來自世界頂尖大學,其中大約25人已獲取錄。

另外,港大醫學院自2023至24學年推出內外全科醫學士「傑出醫科學人」計劃,每年大約30名成績優異的學生獲錄取,最高可獲80萬獎學金,在第三年修讀醫學研究碩士課程。今年將新設獎學金,加推博士學位軌道,支持銜接海外頂尖大學,培育具臨床經驗和科研能力的醫學領袖。

港大醫學院。 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 資料圖片

學生取得學士和碩士雙學位,並完成1年實習後,可獲新設獎學金,支持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或牛津大學等海外頂尖大學,修讀4年博士課程,每人最高可獲200萬元獎學金,全額涵蓋學費及生活津貼,不設名額限制,畢業後可加入港大擔任臨床助理教授,開展教學科研和醫學工作。

香港大學(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大學(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不擔心人才外流,但面對人口老化與科技變革的挑戰,更需要具國際視野的醫療專才,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希望新計劃可以培育相關人才,為未來醫療和健康護理帶來創新解決方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