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山東艦」訪港,在電視新聞看到訪問一個中年人,說「看到我國的軍備發展,感到十分自豪」,我深有同感。
海軍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象徵,在遠程導彈還沒有發展起來的年代,航空母艦搭載戰鬥機,就是一國軍力向遠洋投射的重大載體。
海軍強弱,關乎國運興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雖然有購自德國的戰艦,奈何仍被日本擊敗,甲午戰爭也是中日兩國國運交叉的重要轉折點。而日本崛興的源起,亦和海軍有關。
在甲午戰爭之前40年,美國派戰艦開到東京灣,日本當時還是幕末時代,封建落後。配着劍的武士看到美國巨大的黑船,嚇得魂飛魄散飛。美國逼使日本幕府簽訂《神奈川條約》,開放口岸通商。黑船事件刺激日本改革,15年後到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26年後,日本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快速蛻變成為亞洲軍事強國,先後擊敗滿清和沙俄。
中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國力日盛。2012年,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役,時為中國改革開放34年之後。遼寧艦由前蘇聯的航母半製成品「瓦良格號」改造而來,中國終於有了第一艘航母。
2019年,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入役。山東艦的特點是全國產自主建造,屬於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中國從此成為世界5大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國家,即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英國(印度只可以算半個),再加上後來入役的福建艦,中國已有3艘航母,成為僅次美國之後的航母大國。
山東艦長度305米,闊度75米,滿載排水量超過6萬噸,是傳統的傳統動力航母,艦載機採用滑躍式短程起飛,用攔阻索回收,可以搭載36架艦載機,包括至少20架殲-15或殲-15T殲擊機。山東艦本身具備強勁的防衞系統,除了被稱為「海之星」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亦配置3座1130「萬發炮」、3座紅旗-10近防導彈、多管反魚雷的火箭深彈發射器。另外有包括有源干擾機以及雷達/光電誘餌等軟干擾手段,為山東艦遭受攻擊時,提供了極為完善的末端防禦能力。
山東艦最高航速31節,即每小時57公里,具備強勁的遠海投射航空戰鬥力的能力,足以覆蓋西太平洋等地區。
更先進的航母採用核動力和以彈射式方式令艦載機起飛。核動力可令航母長時間巡航不需要添加燃料;而彈射式起飛可以擴大甲板空間,放更加多的艦載機。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雖然仍然是常規動力航母,但擁有中國自主研發的電磁彈射系統,傳統動力航母而能夠使用高性能的電磁彈射系統而不是傳統的蒸器彈射系統,這種技術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
美國雖然有11艘航,但問題多多,加上維修能力低下,長時間只能維持約一半的航母可以同時出勤。而中國正在建造的兩艘航母004和005,據說是核動力航母。到中國擁有5艘航母同時服役而又可以同時出勤時,我國可動用航母隨時比美國多。不要忘記解放軍航母主要在太平洋區活動,不似美國在全球搞事要到處投放軍力,在太平洋區內,將來我們的航母會比美國多。
中國建造強勁的航空母艦團隊,充分體現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一雪百年國恥。我們無論是近程或是遠程觀賞航母,最重要不單是看它的先進的武器,還要感受當中的愛國精神。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