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凱滙 紅磡凱滙

紅磡凱滙

紅磡凱滙

一手又一次當旺,開親盤都出現排隊人潮,大家都估計了樓市會重拾升軌,更有人預測可以在今年內挑戰去年高位,這應驗了過去數年大漲小回的格局,還好政府不斷推出資助房屋以招呼未足夠能力買私樓的市民,否則個市仲升得更犀利。

老樓入行之初,樓市基本分三層,第一層為豪宅,大富人家購買,根本是普羅市民觸不及的一層;第二層為私樓,當然說上車盤,100萬以內都有交易,只要你有一成首期便可做業主;第三層乃基層市民,排公屋,換居屋,上到公屋便等如中了一生置業大獎,只要把公屋交回房屋署,便可以綠表資格購買居屋。

這三層置業架構一直相安無事,只因曾蔭權停售居屋年代開始便出現斷層,基層市民為了下一代便與一般市民爭私樓,導致一班原在資助房屋層的基層市民也加入爭購大軍之列,買家無分階層,只要有需要和能力便會置業,同時在10多年前來港的單程證人士滿七年居港期,便成為買家一族之一,因此縱使供應量達二至三萬伙,都未能滿足需求。

現今政府把未來房屋以七比三比例分配,即七成為公營房屋,三成為私營房屋,若然開發新地可以全部動工,數量可以長遠照顧到市場的需要,換句話說,可等公營房屋的申請人士不用麼快便決定改捱貴轉買私樓,當然這班輪候冊中若真的上快車可選擇其他途徑,如購買白居二、綠置居或私樓,依然機會較已超出資助房屋資格市民為高,因此私樓與資助房屋的重叠大大減少,未來三至四年便可以穩定下來,不過大前題仍是建屋地是否全部落實上馬而定。

每逢居屋和綠置居登記人士超額數十倍,便清楚看到在即使樓市高風險下仍冒險入市,看的不是何時上到車,而是鬥快上車,越早上車便安全的心理狀態。

劉兆昌 資深傳媒人

##老樓 ##樓價 ##新地




lolau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