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8成大學生憂「網絡限制」 對大灣區工作望而卻步

社會事

調查:8成大學生憂「網絡限制」 對大灣區工作望而卻步
社會事

調查:8成大學生憂「網絡限制」 對大灣區工作望而卻步

2019年05月18日 13:40 最後更新:13:40

嶺大副校長認為有需要特別針對在校大學生加強宣介紹粵港澳大灣區。

國家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由嶺南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成立的「粤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今揭幕,並公布首項研究調查,訪問1214名18至35歲本港青年及472名在校大學生,發現近半受訪者表示看好大灣區發展前景,並且有逾半同意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會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中)指青年對內地認不足。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中)指青年對內地認不足。

不過兩個組別均只有三成半受訪者願意到内地大灣區就業,年輕居民組別及大學生組別分別有約兩成及三成受訪者以「不知道/說不清」作答,反映他們對在大灣區工作持觀望態度。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表示,不少受訪者對到大灣區工作有隱憂,最擔心的範疇包括「薪水待遇不理想」(18.2%),「網絡限制」(例如:無法瀏覽Google)(76.6%)及稅收高(65.8%)等;受訪的大學生則擔心「網絡限制」(80.2%),「子女教育問題」(71.3%)及「薪水待遇不理想」(70.7%)等。

「年輕人觀感上覺得好、有發展機遇,不過真正去考慮自己會不會去發展的意願時,有差距是正常。」莫家豪解釋,造成這些差距是源於他們本身對內地認不足,並舉例指其學生中,有人未曾到訪過廣州、佛山,仍需要加強宣傳介紹特別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資訊介紹。

往下看更多文章

國務院:高水平推進河套深港合作深圳園區建設

2023年08月29日 18:34 最後更新:14:17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圳園區建設,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成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聚集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卓越研究中心,與香港科技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到2035年,全面形成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格局,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衛視深視新聞官博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