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唐山大地震後同成癱瘓 夫婦療養院內相遇相知共度30載

美善人生

唐山大地震後同成癱瘓 夫婦療養院內相遇相知共度30載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唐山大地震後同成癱瘓 夫婦療養院內相遇相知共度30載

2020年07月31日 18:00

「只有截癱的人懂截癱的人。」

唐山大地震距今44年,災區可重建,但在當地居民心中留下的傷痛卻要多年才能沖淡。地震發生時,楊玉芳和高志宏才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卻同在天災中失去活動能力,下半身癱瘓,災後被送到唐山截癱療養院接受治療和復康訓練。二人相遇相知,並於1984年共諧連理,相濡以沫至今,不諱言:「只有截癱的人懂截癱的人。」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只有截癱的人懂截癱的人。」

網上圖片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黎克特制7.8級大地震,震源深度僅12公里,屬淺層地震。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里,造成最少24萬人死亡,超過16萬人重傷。今年7月12日,唐山亦發生黎克特制4.7級的淺層地震,當地有專家指是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餘震維持10至20秒,但不少經歷過當年大地震的民眾直言心有餘悸:「唐山人表示現在手還是抖的。」

網上圖片

當年地震發生時,高志宏才剛大學畢業,而楊玉芳則在唐山市的化工廠當工人,二人在地震發生當下同樣身處家中,因走避不及被倒塌的混凝土緊壓,以致下半身癱瘓。高志宏憶述,救援人員花2天才到達災區,她隨後被送往徐州鐵路醫院搶救,證實胸骨和脊柱粉碎性骨折,要鑲嵌不銹鋼板固定,她當時的男朋友亦因此與她分手。而楊玉芳同樣傷及脊柱,被送到江蘇南通醫學院附屬醫院救治。

網上圖片

直至1981年,楊玉芳和高志宏分別從唐山化工局醫院及東礦區林西療養院,轉院至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繼續接受後續治療和復康訓練。楊玉芳說:「進去一看,原來這麼多人都和我們一樣癱了,在裡面,才覺得大家是平等的。」二人同樣歷經天災,又因傷勢類似,在院內相遇相知,並互相扶持,終在1984年5月4日結婚,成為唐山市第三對震後截癱傷者結婚的新人。楊玉芳直言:「起初我沒想結婚,一個癱子還結什麼婚?可我倆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得敞敞亮亮地在一塊兒。」

網上圖片

二人雖身患殘疾,需要依賴輪椅走動,卻因此更懂體諒,譜出不一樣的愛情故事。高志宏直言至今仍保留楊玉芳當日送給她的結婚禮物,一支二尺長的鐵絲鉤子,她說:「別小看這個鉤子,有了它,坐著輪椅撈地上的東西、開關門都方便了不少。」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黎克特制7.8級大地震,震源深度僅12公里,屬淺層地震。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里,造成最少24萬人死亡,超過16萬人重傷。今年7月12日,唐山亦發生黎克特制4.7級的淺層地震,當地有專家指是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餘震維持10至20秒,但不少經歷過當年大地震的民眾直言心有餘悸:「唐山人表示現在手還是抖的。」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當年地震發生時,高志宏才剛大學畢業,而楊玉芳則在唐山市的化工廠當工人,二人在地震發生當下同樣身處家中,因走避不及被倒塌的混凝土緊壓,以致下半身癱瘓。高志宏憶述,救援人員花2天才到達災區,她隨後被送往徐州鐵路醫院搶救,證實胸骨和脊柱粉碎性骨折,要鑲嵌不銹鋼板固定,她當時的男朋友亦因此與她分手。而楊玉芳同樣傷及脊柱,被送到江蘇南通醫學院附屬醫院救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直至1981年,楊玉芳和高志宏分別從唐山化工局醫院及東礦區林西療養院,轉院至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繼續接受後續治療和復康訓練。楊玉芳說:「進去一看,原來這麼多人都和我們一樣癱了,在裡面,才覺得大家是平等的。」二人同樣歷經天災,又因傷勢類似,在院內相遇相知,並互相扶持,終在1984年5月4日結婚,成為唐山市第三對震後截癱傷者結婚的新人。楊玉芳直言:「起初我沒想結婚,一個癱子還結什麼婚?可我倆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得敞敞亮亮地在一塊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二人雖身患殘疾,需要依賴輪椅走動,卻因此更懂體諒,譜出不一樣的愛情故事。高志宏直言至今仍保留楊玉芳當日送給她的結婚禮物,一支二尺長的鐵絲鉤子,她說:「別小看這個鉤子,有了它,坐著輪椅撈地上的東西、開關門都方便了不少。」

婚後高志宏在截癱療養院的幼兒園工作,而楊玉芳則開了自己的鑰匙店,各自打拼自己的事業,日常家務則由高志宏下班後回家打點。她形容:「有時候也煩啊,可是自己不能把自己當殘疾,做事情就當鍛煉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地震距今44年,二人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楊玉芳不諱言,地震奪去他活動能力,卻讓他收獲了高志宏這位賢內助,可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他們每年7月28日都會回到地震遺址公園探望親人,不過事隔多年,他們坦言已走出傷痛,重新振作起來。「難受是難受,可活著的人,你不得也活著?」高志宏說。

天文館專家長途跋涉1300里走進鄉村小學開展流動科學課,佈置有趣功課為學童科普天文知識。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大米Video》報導,北京天文館首席科普專家寇文近日攜帶100份特殊禮物,跨越1300里來到河南一所鄉村小學,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流動科學課」。這名58歲的專家不僅親自授課,還佈置了一項有趣的功課,旨在讓更多孩子了解天文的魅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悉,寇文從2003年開始進入天文館工作,從事天文科普進學校組織大家進行觀測活動,至今已有20年時間。2020年時,寇文所在的天文館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了致力於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普及天文知識,尤其注重偏遠地區。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此,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個「上知天文」的社交平台帳號來傳播這個天文知識,至今已經堅持了4年。現時,該短視頻平台已經發佈了461條短視頻,其中還有很多短視頻被當成教學課件,讓孩子對天文學能有更深入了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而此次來到這裡進行科普,為了讓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寇文佈置了一項利用星圖尋找星星的功課,讓孩子們獨立地使用星圖找到天上的星星,從而親身體驗天文學的魅力。寇文看到課堂上這些5、6年級的學生眼神中閃爍著好奇和渴望知識的光芒時,他就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看到孩子眼裡的光,我就有成就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