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代戰神粟裕大將誕辰紀念日。

1927年5月,一介書生粟裕從湖南來到武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葉挺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教導隊,任學員班長,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戎馬生涯。此後,粟裕先後擔任過50多個軍事職務,主要都有哪些呢?

更多相片

今天是一代戰神粟裕大將誕辰紀念日。

1939年,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自左至右)在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合影。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陳毅(左一)粟裕(左二)在視察炮兵陣地。

粟裕在指揮作戰

1949年9月,粟裕、楚青夫婦和兒子戎生、寒生在上海。

建國初期的粟裕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舉行元帥將官授銜授勛典禮。前排左起: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

1955年11月,粟裕大將觀看遼東半島軍事演習。

粟裕在軍事科學院

粟裕在第五屆全國人大會議中與葉劍英交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師長、軍團參謀長

1927年8月1日,粟裕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此時,他還差9天滿20歲。

南昌起義後,粟裕隨朱德、陳毅領導的起義軍轉戰贛粵邊界,參加湘南起義和井岡山會師,先後任連政治指導員、連黨代表、連長。粟裕在回憶錄中提到:「我在井岡山時,工作多次調整,時而任連黨代表,時而任連長,都是為了加強政治工作的需要。」

1929年後,粟裕任紅軍大隊政委、支隊政委、支隊長,參加創建和堅持中央蘇區的鬥爭。1930年12月,粟裕擔任紅十二軍六十五師師長,走上高級指揮員崗位,後任紅四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7月初,粟裕任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轉戰閩浙贛皖邊區。

中央紅軍長征後,1934年11月起,粟裕任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紅十軍團參謀長、挺進師師長、閩浙軍區司令員,挺進浙南,創建新的根據地,堅持三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一師師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月10日,粟裕率紅軍挺進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浙閩邊抗日游擊總隊,30歲的粟裕任司令員。

1938年4月,粟裕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先遣支隊司令員,率部隊挺進江南敵後。

1939年8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陳毅任指揮,粟裕任副指揮,開闢蘇南抗日根據地。1940年7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改稱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仍由陳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揮。

1939年,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自左至右)在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合影。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並整編部隊,粟裕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任蘇中軍區司令員。

1945年1月,粟裕任蘇浙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統一指揮蘇南、浙西、浙東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

請中共中央,堅持由張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職。最終,中共中央採納了粟裕的意見,「同意以張鼎丞為華中軍區(不稱蘇皖軍區)司令,粟裕為副司令併兼華中野戰軍司令」。這是粟裕的“一讓司令”,體現了一位高級將領的胸襟。

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組成華東野戰軍,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負責戰役指揮,先後指揮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等。這一年,粟裕40歲。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陳毅(左一)粟裕(左二)在視察炮兵陣地。

1948年5月初,中共中央決定,調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到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工作。粟裕再三請求陳毅仍留華野,後又建議繼續保留陳毅在華東野戰軍的職務。5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陳毅任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職務,「陳在華野黨政軍職務由粟裕代理」。這是粟裕的“二讓司令”。

為統一指揮淮海戰役,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為總前委書記。戰役中,作為總前委成員、華東野戰軍實際負責人,粟裕直接指揮了華東野戰軍17個縱隊作戰。

粟裕在指揮作戰

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粟裕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陳毅不在三野期間,粟裕仍為代司令員兼代政委,指揮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後,粟裕任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兼軍事接管委員會主任,負責接管上海的國民黨軍事機構。

1949年6月,粟裕任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併兼任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1949年9月,粟裕、楚青夫婦和兒子戎生、寒生在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毛澤東為主席,粟裕等為委員。

建國初期的粟裕

1950年6月,韓戰爆發。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等部隊共25.5萬餘人,在中朝邊境集結,組成「東北邊防軍」,保衛東北邊防,決定由粟裕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但此時粟裕舊病複發,經中共中央批准到青島治療,未能赴任。

1951年11月12日,中央軍委任命粟裕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第二副總參謀長。當時總參謀長徐向前因病休養,由第一副總參謀長聶榮臻代總參謀長職。1952年1月10日,中央軍委決定粟裕負責分管作戰、訓練及海、空軍和各特種兵的工作。

1954年9月,我國國防領導體制進行了調整,取消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國防委員會和國防部,任命粟裕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任命粟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舉行元帥將官授銜授勛典禮。前排左起: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

1955年11月,粟裕大將觀看遼東半島軍事演習。

1958年8月,粟裕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批判,12月,粟裕調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當時國防部部長是彭德懷元帥,軍事科學院院長是葉劍英元帥。

1961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軍委軍事訓練和學術研究委員會,葉劍英元帥任主任,粟裕大將、張宗遜上將任副主任。

1967年3月,中央軍委增補粟裕為常務委員。

1972年11月,粟裕任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粟裕在軍事科學院

1975年2月,中央軍委再次設立常務委員會,粟裕被任命為軍委常委。

1975年至1982年,粟裕擔任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解放軍代表團團長,這是個榮譽性職務,前三屆均由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帥擔任,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粟裕大將的肯定和褒獎。

粟裕在第五屆全國人大會議中與葉劍英交談

一生都在學習的粟裕大將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