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高/著名時事評論員,對香港政經、房地產議題有深入的了解

 

 

據統計,在香港至少有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的房屋,香港的房價讓很多年輕人因為缺乏居住空間而苦苦掙扎。即便你月收入5萬,每年60萬,也要不吃不喝3、4年,才有機會攢得起「首期」的錢。在香港,大多數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省錢買房。

既然買不起房就得租。可是,在高額的樓價下,租金也是屢創新高。一些低收入人士,只好選擇租住「劏房」。「劏房」的面積大概只有70平方呎(6.5平方米)至120平方呎(11.1平方米),裡面租住一家三口,每人的平均居住面積,可謂是離奇的小。據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以統計處2016年數據統計,葵青區有約3,700個劏房單位,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僅56.5平方呎(5.2平方米)。

大家別以為劏房面積小,環境又不好,自然價錢會低廉。錯!錯!錯!以荃灣區一個300平方呎完整單位為例,月租大約是8500元,每平方呎租金約29元。但同座大樓的100平方呎劏房的租金竟然高達6000元,即是每平方呎租金達60元。為什麼不低廉反而貴?因為劏房的「租金門檻」較低,對香港的低收入家庭來說,能省下一千元,已是很不錯的數字。

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推算,香港有約25萬的居民住在劏房之中。比較好的劏房,是廚房、臥室、客廳的三合一,但不會超過100平方呎。其中,大多數是沒有獨立衛浴,往往馬桶就在灶台旁邊。居住條件差得只能擺下一張床,甚至連窗戶都沒有(香港傳媒戲稱這叫做「棺材房」,意思是躺了下去就沒有空間了)。

面對高昂的租金、遙遙無期的公屋,劏房變成了許多人「不可選擇之中,唯一的選擇」。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的特區政府又在做什麼呢?每年的施政報告,幾乎都是劃一的表示要加建公營房屋,然而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特區政府只能「見縫插針」,不斷在市區的空隙中覓地建屋。

有人會說,何不收回新界的「棕地」建築公營房屋?這原則上是可行,但這些棕地涉及大量業權問題,政府如果強行發展,將招來源源不絕的司法挑戰。雖然,最後政府或者會勝訴,但已消耗了大量時間。我們等得起嗎?

又有人說,香港擁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由於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土地開發率僅23.7%。而事實上,這些土地大多處於鄉郊。先不說改劃土地的成本問題,光看那些業權,就知道它們大都在各大地產商手中。政府跟他們談判,無論平貴,最後都落得「官商勾結」之名。試問哪一任官員輕言作為。

地產商囤積大量土地,房子也越建越小(地貴,房子多則賺得多),房價也越來越高。對他們來說,真的不怕跟政府慢慢談。因為隨着時間越後,公屋輪候時間越長,民怨越沸騰,政府的議價空間就越低。所以,筆者的結論是「香港等不起」了。

筆者一直強調,有作為的管治者,必須要有強大的魄力。2018年,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填海造地1700公頃。這個說法真的很宏大,但因為它耗資約6240億元,這高昂的價格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爭議。

貴與平,筆者不是專家,沒法說什麼意見。但問題是在土地資源不足的困局下,香港極需要要一個「破局」之計。然而,政府每次意欲作為、試圖開發更多的土地時,都會遭到反對。富人當然不想手上的房產貶值,但窮人竟然也不支持。

根據統計,香港有超過七成人負擔不起房價。他們覺得生活的很艱苦,而且他們也不願離開香港。理論上,他們應該最支持「明日大嶼」的開發,但真實的情況是,他們正受一些鼓動民粹主義的反對者唆擺。王兟提議「公私營合作開發」,又提議以發行債券形式減低政府財政負擔和風險;本來是極好的計劃,卻一而再,再而三被抹黑。而最搞笑的是,大部分人都沒有認真研究過這個計劃。

今日,土地不足猶如扼住了本港社會的咽喉,這已成為制約本港繼續發展的最大瓶頸,嚴重影響民生。而因為民生問題,社會變得十分敏感,很容易受一些不良政客挑動,造成民心不穩。但願林鄭政府能明白穩定是前進的根基,自古以來,豐衣足食都是人心所向。要穩定民心,就要為民制產。共勉之!




沈子高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