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藉著「三‧八婦女節」,祝願天下所有女性,在疫情下仍保持風采燦爛的美好生活。

新冠疫情在本港已持續一年多,全港市民由初期對新冠病毒的驚恐,漸漸地習慣了病毒的「存在」。大家對病毒開始「認識」,但亦在「抗疫疲勞」情況下,開始鬆懈起來,惟大家都擔心再有下一波疫情的出現。作為本港雙職婦女,她們在「抗疫戰」上,努力不懈地堅守「陣地」,不讓她們的家人受到感染。同時,她們亦面對經濟下行,失業率大幅度上升所帶來的問題。雙職婦女面對多方面的困擾,構成心理上巨大壓力。

近日,有婦女團體進行「本港婦女在疫情期間之情緒支援需求」問卷調查,了解本港婦女在疫情期間之情緒支援需要。當中有六成半的受訪者認為在疫情下生活變得更困難;有五成半的受訪者表示對未來生活感到擔憂。重要的是,有四成半受訪者認為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再者,分別有七成一和八成二的受訪者認為社交減少,令人覺得孤立無援,及疫情令生活方式改變,難以適應。絕大部份的受訪者(九成)認為政府或社區組織,沒有提供足夠資源在協助解決個人情緒需求。

事實上,去年九月在葵涌所發生的倫常慘案,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疫情期間,雙職父母面對的壓力不單來自工作,甚至來自家庭。工作上,由於本港經濟進入「寒冬期」,百業蕭條。雙職婦女主要從事的行業,如酒店、零售及餐飲行業,因為疫情關係,旅遊業嚴重萎縮,首當其衝,多間公司出現倒閉,造成失業率高企。最痛苦的是,家庭不止是其中一人失業,而是「雙失」,丈夫亦當上「失業大軍」,經濟即時陷入困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中、小學校由於疫情未能復課,子女就只能依靠親友照顧。子女只能依靠視像會議形式上堂,當中他們在「網上」課堂的吸收存疑,父母只盼望其子女能夠有「自我督促」能力。然而,以上的困局就是令到父母與子女間的矛盾所在,及家庭暴力的源頭。

工作不如意和家庭不和諧的雙重打擊,令到雙職婦女存有孤立無援、絕望等負面情緒。假若特區政府未能正視此問題,家庭倫常慘案,將會不斷發生。有見及此,筆者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如勞工及福利局和教育局,需要調撥資源,做好家庭的溝通工作。假若學校在復課後察覺學生、家長在情緒上出現異常問題,必須作出正視,不要等到慘劇發生後才來補救。

再者,政府亦要做好心理衛生的疏導工作,當社會福利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社區組織收到嚴重的個案時,按需要提供心理輔導,及轉介至專業服務。另外,社署和社區組織亦多做心理衛生的宣傳工作,教導市民認識情緒病,及如何紓緩受困的情緒,避免鑽入牛角尖。再者,筆者建議政府盡快設立「失業援助金」,協助失業人士渡過難關。

最後,新冠疫情將會仍持續一段頗長時間,全港市民須在心理上打好「防疫針」,才能戰勝疫情。

《青評會》成員 - 潘偉傑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