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2020這疫年香港電商「被迫」一夜成長。疫情打倒旅遊、酒店和小型零售商家,但疫情封關卻刺激了史無前例的宅經濟。不管是運輸公司、電商後台等都需增人手應對這飛速的電商模式。

有鑑於此,電商聚合平台iPrice Group匯集SimilarWeb從2020年Q2至Q4電商訪問量,探討在港電商疫情的衝擊之下是夾縫求存還是殺出疫條新血路。

HKTV、天貓與豐澤引領電商市場

根據2021年Data Reportal指出,2020年增幅最大的類別是生鮮食品以及日常用品,比2019年直飆41.5%。疫情爆發之際,香港電視HKTV mall馬上推出各種抗疫裝備如口罩、消毒噴霧、溫度計等,再與多家零售商合作,並將自取門市服務增加至100個單位,讓其在二月份銷售量激增,風頭一時無兩。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上班族被逼在家工作,所需的電子產品變多。Data Reportal指出,香港消費者在2020年網購電子產品比2019年高出了21.3%。無論是筆記型電腦、打印機、耳機等,皆成為打造良好居家辦公或網課的核心電器,可見疫情期間電子產品扮演的重要角色。

天貓香港在Q2和Q3則趨勢平穩增長,最後一個季度平均瀏覽量則明顯衝刺24%。雙十一和雙十二的優惠和各種劈價,在過去十年已然成為全球華人剁手族的狂歡盛宴,香港也不例外。

時尚和美妝品牌順勢回溫

疫情爆發後時尚和美妝品牌經歷了一場嚴冬,國際品牌如Victoria’s Secret、J.Crew、ÅLAND、NYX等紛紛不敵病毒衝擊銷售量而撤港。

雖然本土時尚和美妝品牌線上瀏覽量的波動非常大,但並不代表銷售量偏低。比如香港卓越和莎莎Q4瀏覽量分別減少了27%和9%,但沒有全面封鎖的香港民眾還能前往門市試貨購買時裝與美妝產品。

此外,香港著名本土化妝品網站草莓網更是在Q4扳回一城,平均瀏覽量比Q3高出34%。時裝品牌諸如Zalora和Mydress在第二季度遭到重挫後也慢慢回溫,相信在2021年疫苗的接種計劃能恢復公司上班的常態,重新刺激妝和時裝的需求。

本土電商的藍海

香港很早之前就已經建立了高覆蓋城市寬帶網。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指出,香港居民在2019年的家庭寬帶接入率已經達到94.1%,此數據還不包括個人手機上的互聯網接通。完善的線上支付系統如數字認證、秘鑰管理等都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公司,有比周邊地區更早使用電子支付的優勢。

手機購物的便利與信用卡的普遍,著實為跨境電商提供了良好環境和市場基礎。放眼望去,本土電商如Fortress豐澤、Yoho友和、Ztore士多等都壟斷本地熱門電商,瀏覽量遠超國際品牌如Zalora、天貓和Sephora。本土線上雜貨網店HK Sunning蘇寧也在Q4直驅Top10榜內。

相信在疫情的推動下,讓更多民眾學習線上購物感受它的便捷與衛生。當然,要提高全民愛網購,還需商家確保生鮮的質量、提升物流和售後服務、加碼購物優惠或推出更多銀行卡本地消費,加強用戶購物體驗。

研究方法:
iPrice透過Similarweb篩選18個每月網站瀏覽量或追蹤者超過10萬以上的電商平台。為確保公平與公正,列表內不包括提供售票網、金融服務、租賃服務、保險、送貨服務、餐飲、元搜索引擎、優惠券和購物返利網。




sokyin0428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