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長時間,香港陷入沒完沒了的政治爭鬥,民生等問題未有妥善處理。上周立法會通過完善選舉制度法例,本港政局和社會環境終於可望轉趨穩定,政府是時候聚焦經濟,改善民生,讓市民真正安居樂業。

民生問題千頭萬緒,惟以解決住屋需要為當務之急。在香港,樓價高、租金貴,單計劏房就有逾十萬間,棲身其中至少有數十萬人,而平均輪候公屋時間已延至近六年,比原來三年目標超出一倍。

故此,解決房屋問題十萬火急,但偏偏「急驚風遇著慢郎中」,建屋發展步伐受到諸多程序阻慢。據知政府由覓地到規劃、諮詢、收地以至安置受影響居民,將一幅「生地」(未有明確規劃和發展計劃的用地)變成「熟地」(可動工用地)往往需時逾六年,再加上最少四、五年建築時間,要建成房屋動輒拖十年以上!

除了慢,香港建築成本之高,亦長居世界前列。建築費持續上升,「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轉嫁予買家,為樓價高企原因之一。至於公營房屋成本飆升,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最終亦由市民「埋單」。

反觀新加坡,建屋比香港快,成本卻比香港平,人均居住面積更大一倍。箇中原因除了當地行政效率高,亦跟輸入約三十萬建築工人有關,而香港去年透過「補充勞工計劃」僅輸入二百多個建築工人。當然樓價組成除了工人開支,還有其他建築成本、地價等因素,但增加人手肯定有助加快建屋,減低成本。

說到底,政府要化解房屋這個深層次矛盾,須有破釜沉舟的心志,能頂住各方壓力,既要設法增加土地供應,也要從內部著手,簡化林林總總的行政及法定程序,並要輸入適量建築工人,以全方位提升建屋速度,為市民提供「多快好省」的安樂窩。

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
邵家輝




家輝講場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