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接種疫苗好重要!上海503新冠死亡病例,只有25人有打針 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

博客文章

接種疫苗好重要!上海503新冠死亡病例,只有25人有打針 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接種疫苗好重要!上海503新冠死亡病例,只有25人有打針 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

2022年05月08日 09:00

「華山感染」微信號轉發一篇刊登在《刺針》(TheLancet)上的文章:《上海應對當前新冠奧密克戎疫情:拯救生命的努力》。

這一文章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血液學研究所、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陳賽娟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臨床病毒研究室張欣欣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也作為共同作者。

文章透露,2022年2月下旬,上海出現了一輪本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據上海市衛健委通報,截至2022年5月4日,上海市累計有601,94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547,056例為無症狀感染者,累計死亡503例。未接種疫苗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病例或出現死亡的可能性仍較高。

文中透露的資料顯示,上海老年人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仍然較低,在580萬60歲以上的人群中,接種疫苗的比例為62%,而只有38%接種了疫苗加強針。截至2022年5月4日,在503例新冠死亡病例中,只有25名患者接種了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

目前,上海拯救生命的努力仍在繼續。一方面公共衛生措施和社會服務在持續改善,另一方面正對數百名重症、危重症病例進行救治。與此同時,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和復工複產正在逐步推進,上海人民正在迎接走出此輪疫情的曙光。

以下為發表的全文:

2022年2月下旬,上海出現了一輪本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據上海市衛健委通報,截至2022年5月4日,上海市累計有601,94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547,056例為無症狀感染者,累計死亡503例。對來自本輪疫情期間129名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特徵與全球流感共用資料庫(GISAID)中的資料相互關係進行比較,顯示上海地區新發感染的病毒基因組都屬於新冠病毒BA.2.2亞系。值得注意的是,BA.2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B.1.1.159)的一個亞株。BA.2已發現有多個亞系,且這些亞系顯示出不同的地域分佈模式。目前,BA2.2僅代表全球BA.2的一個小亞系(在GISAID資料庫的800,366 條序列中有1,993條[占0.25%]),該亞系的病毒序列已在香港地區(839條[占42.10%])、英國(742條[占37.20%])和澳大利亞(121條[占6.10%])被檢測到。我們評估了BA2.2亞系各種突變對新冠嚴重程度的潛在風險,沒有發現這些突變在重症與輕症病例間的分佈存在顯著差異,提示在臨床上觀察到的疾病嚴重程度可能主要歸因於患者的合併症。

儘管奧密克戎BA.2亞系的毒性較弱,但據報導,未接種疫苗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病例或出現死亡的可能性仍較高,這已在香港地區的疫情中得到證實。香港衛生署報告稱,截至2022年5月4日,第五波疫情期間1,192,765名新冠病例中有9,115例死亡(粗病死率為0.76%),而60歲以上人群(該年齡段約19.30%的人未接種疫苗)的粗病死率則為2.70%。相比之下,紐西蘭60歲以上人群中只有2%沒有接種疫苗,這與其低至0.07%的新冠疫情粗病死率呈高度相關。

上海疫情。

上海疫情。

上海擁有2,500萬人口,總體疫苗接種覆蓋率已超過90%;然而,老年人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仍然較低——在580萬60歲以上的人群中,接種疫苗的比例為62%,而只有38%接種了疫苗加強針。截至2022年5月4日,在503例新冠死亡病例中,只有25名患者接種了至少一劑新冠疫苗。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僅為4.97%。如果不採取嚴格的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大規模病毒核酸檢測和抗原篩查,在方艙醫院和隔離酒店分別隔離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觸者,以及對疫情嚴重地區實行封控,那麼在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中的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數可能會很高。因此,上海對疫情嚴格而全面的控制策略實際上是為了減少感染人數,為重症新冠病例提供早期診斷和充分治療,從而將病死率降至最低,並為疫苗的全面接種贏得時間。

上海的封控給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便,一些市民在意外危機下出現了心理壓力。面對這些挑戰,社會工作者和許多志願者為有需要的居民從物質到心理層面都提供了幫助,做出了巨大貢獻。受益於許多省市的支援,上海市民的食品和日用消費品供應得到了基本保障。經過上海本地和其他城市援滬醫衛工作者以及上海各界人士的空前努力,抗疫策略已經顯示出可觀的效果,基本再生指數已由疫情開始時的9.5降至2022年5月1日的0.67。新增感染病例數在2022年4月13日達到峰值的27,719例後開始逐步下降,截至2022年5月4日已降至4,651例。

上海拯救生命的努力仍在繼續。一方面公共衛生措施和社會服務在持續改善,另一方面正對數百名重症、危重症病例進行救治。與此同時,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和復工複產正在逐步推進,上海人民正在迎接走出此輪疫情的曙光。

上海抗擊奧密克戎疫情的巨大努力對於中國在更大範圍內走出此輪疫情至關重要。上海作為中國領先的經濟中心和開放城市,與全國其他城市和地區有著巨大的人員交流。若任由病毒外溢,尤其是擴散到醫療資源不足、疫苗接種率不夠的中西部地區,則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在這方面,上海的嚴控策略阻止了疫情的持續傳播和潛在的大量人員死亡。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資料[4],中國大約有4,900萬60歲以上的老人尚未接種疫苗,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患有基礎疾病。上海和其他城市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將有助於度過目前全國人口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暫階段。幸運的是,除了現有的疫苗和異源疫苗接種策略外,一些專門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疫苗,包括mRNA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等也已獲批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並將很快可供應急使用。下一個挑戰將是如何加強衛生工作者和公眾的溝通,使民眾克服對疫苗的“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讓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和脆弱人群都能獲得疫苗接種服務。此外,生產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充實包括重症監護室和重症監護團隊的醫療資源,培訓能夠為疾病防控提供最後一公里服務的基層醫務人員等工作,都在推進之中。我們相信,中國將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贏得防控新冠疫情的勝利。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