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入境處成首個部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智能服務大使」人靚聲甜

社會事

入境處成首個部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智能服務大使」人靚聲甜
社會事

社會事

入境處成首個部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智能服務大使」人靚聲甜

2022年07月05日 22:12 最後更新:23:01

為配合構建智慧城市,入境處查詢及聯絡組於去年8月透過本地創科公司引進「智能服務大使」。這個動畫形式的語音機械人為到訪入境處總部的人士提供現場導覽資訊及解答簡單查詢。入境處更是首個政府部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設置可與真人直接對話的語音機械人。

片段截圖

片段截圖

「智能服務大使」配備最新的語音對答系統。由聽到查詢者的第一句說話開始,系統便會分析對方的聲音並轉換成文字,利用人工智能理解當中的意思,再組成一段仿如真人的說話,並配以適當的表情和動作,即時以預設的內容作出回應,讓市民得到嶄新而流暢的服務體驗。

片段截圖

片段截圖

現時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於不同行業,入境處引入「智能服務大使」能有效減輕人手壓力,使員工可以專注處理更複雜的工作,而自我學習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大特點。透過持續的「訓練」,系統的數據庫和認知能力得以不斷強化,令「智能服務大使」更聰明、更人性化,可應付現實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情景。

「智能服務大使」配備最新的語音對答系統。片段截圖

「智能服務大使」配備最新的語音對答系統。片段截圖

入境處日後會積極探討可否擴展人工智能服務,例如增加「智能服務大使」的應用語言、利用人工智能處理簡單的電話查詢、以及把人工智能結合其他電腦系統綜合使用等。

有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h0Nd6zXXE

「智能服務大使」配備最新的語音對答系統。片段截圖

「智能服務大使」配備最新的語音對答系統。片段截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截至10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11萬4千多宗申請獲批

2023年11月14日 16:02 最後更新:17:29

入境處回覆查詢表示,今年截至10月底,本港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有11萬4千多宗申請獲批,在計劃下的受養人簽證共有8萬1千多宗獲批,當中4萬7千多宗為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受養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入境處數據顯示,多項計劃之中,最多獲批個案來自「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有4萬2千多宗,涉及的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受養人亦最多,有2萬4千多宗。其次最多獲批個案來自「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有2萬1千多宗,涉及的未成年子女受養人有1萬2千多宗。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當局早前表示,外來人才子女若選擇入讀公營學校,「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會提供便利。教聯會副會長鄧飛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本港應減慢「殺校」合併,避免外來家長疑慮,改變到港計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