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回歸25周年中央送兩份大禮

博客文章

回歸25周年中央送兩份大禮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回歸25周年中央送兩份大禮

2022年07月09日 07:00 最後更新:19:01

一國兩制不變 「互換通」有利香港金融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出席七一回歸25周年典禮,習主席此行,送了兩份大禮給香港,首先,習主席明確說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 然後,假期結束後的星期一(7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和金融管理局聯合公布推出全新的互聯互通計劃「互換通」(Swap Connect)。

習近平主席在回歸典禮上發表講話,說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習近平主席在回歸典禮上發表講話,說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回歸25年過去,踏入50年不變的下半部,近月一國兩制進入倒數之說愈講愈多,人人都在想,到了2047年7月1日,會不會香港現有制度一夜間取消,變成與內地城市一模一樣,不僅香港居民,可能外資也有此擔心,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如多位商界人士所說,是一錘定音,給香港社會一顆很大的「定心丸」。我很贊同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所講,習近平充分肯定一國兩制,是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央無意改變一國兩制方針。此外,習近平講話吸引內地社會注意,內地近日亦有宣傳香港在過去25年的成就,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有推動作用,有助建立香港正面形象,加強兩地互動和發展。

即使經過2019年的黑暴衝擊,中央仍無意改變一國兩制的方針。香港有其特殊地位和優勢,在金融、貿易、文化、科技、及人員的流動上,可以與世界聯繫不受阻隔,我認為,中央至今仍想保持香港這獨特優勢,但要保持這優勢,就正如本欄上周所說,必須先贏得中央的信任,過去談「一國兩制」時,偏重了兩制,忽略了一國,現在要糾正這方面的錯誤,港人必須認識到,特區的高度自治權是有限制的,例如絕對不可搞獨立,不可對抗中央。

中央一直以來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七一假期後的7月4日,中港兩地馬上宣布推出「互換通」,6個月後啟動,首先推出的是利率互換(Interest Rate Swap)產品。事實上,同日「ETF通」正式啟動交易,可見中央不斷以實際行動,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互換通」是機構投資者的對沖工具,散戶投資者可能較陌生,也很難參與,這並非讓一般投資者短炒的工具,這裏順帶一提,現在美國加息,投資市場風險大,加息之下,市場風高浪急,一般投資者須嚴防風險,投資要有節制。

回說「互換通」,這其實是給海外投資者直接同中國相關機構做利率互換,對沖人民幣以後加減息風險,讓他們能計算國內人民幣債券的回報,幫助債券通的發展,沒有互換通,一般海外投資者沒有身份同國內交易。

一般投資者可能感覺不到這種安排的重要性,但事實上環球利率互換市場,規模較環球股市大很多很多,日後海外機構投資者將要透過香港作這種互換安排,對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有幫助。

今年是「債券通」開通5周年,內地是世界第二大債券市場,債券託管總額超過130萬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5月,境外機構透過債券通等渠道持有債券數量約3.7萬億元人民幣,較開通初期時升逾3倍,「互換通」可以與「債券通」產生良好協同效應。

可以預期,只要香港仍然可信,中央會透過香港進行更多「先行先試」的工作,有利香港金融市場發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垃圾徵費明年推行 齊心減廢刻不容緩

2023年12月09日 07:00 最後更新:14:59

垃圾徵費明年4月1日推行,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最近說:「初期重勸喻不重執法」,問身邊認識的朋友,大多對於到時如何徵費還是不甚了了,相信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但香港垃圾問題處理已到了緊急地步,市民也要盡自己責任配合。

明年4月1日起須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環保署網頁)

明年4月1日起須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環保署網頁)

垃圾徵費確實是大工程,還未實行,時事評論員已想到一堆堆問題,例如若有人不以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棄置垃圾,物管處還是要「執手尾」,相關費用算在管理費上,等於懲罰守規矩的住戶 ; 更壞的是可能有人隨意把垃圾放在街上或後巷,要準備好何防止,否則難以追查,到時候可能會隨街垃圾等等。

從外國經驗,垃圾徵費確實對減少固體廢物有效,台灣實行垃圾回收政策近20年,現在回收率達55%,是全世界回收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 南韓在1995年開始,已實施垃圾徵費政策,以香港目前的情況,減少廢物已屬燃眉之急,不能再拖。

香港上世紀90年代開始關閉清拆焚化爐,開闢堆填區,堆填區的土地會沉降,不能起樓,修復後亦多數只會建公園一類的設施,無計可施之下,港府2013年決定在毗鄰石鼓洲的人工島建焚化爐,於2025年落成,此外也研究在屯門曾咀建第二座焚化爐。

現代先進廢物焚燒處理設施的氣體經處理後不會引致不良的健康影響,並能轉廢為能,石鼓洲焚化爐有設備把焚燒廢氣物產生的熱能轉化為再生發電動力,並採用先進的科技和污染控制設備確保排放的煙氣符合香港和歐盟委員會的廢物焚化設施排放上限以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更較歐盟的排放標準為嚴格。但即使如此,要覓地建焚化設備施絕不容易,石鼓洲焚化爐就曾面對居民司法覆核挑戰。

無論如何,源頭減廢才是根本,否則以現時每天產生一萬多公噸垃圾的速度,很快就堆填區圍城,久而久之香港變成不再是宜居城市,外資不願來港,對長遠發展影響深遠,鄰近的台灣、南韓實施用者自付、垃圾分類已三十多年,可見現代都市都注意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香港起步已較遲。

可以預計社會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特別是政策實施初期,畢竟這跟市民一貫習慣很不同,港府在政策落實之前,將加大宣傳,讓市民了解具體執行細節,當局派出外展隊到三無大廈宣傳,也有在其他屋苑加強解說,實施初期也需要加強巡查。此外,可盡量多設回收站,以免出現滿街大件垃圾的境況。

市民也要盡自己的責任,須知道垃圾圍城,長遠而言對健康還是經濟發展都有損害,港人要與世界潮流接軌,必先扭轉習慣,勿只貪圖一時方便。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鄭錦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