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拜登人衰行路打倒褪

博客文章

拜登人衰行路打倒褪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拜登人衰行路打倒褪

2022年07月28日 20:53 最後更新:00:14

美國《芯片法案》通過在即,總統拜登宣稱︰「是美國發明了芯片,現在是時候把它帶回家了。」我想起香港經濟名筆張五常,80年代他一系列關於產權的文章,說明今天美國的所作所為是倒退了。

美國總統拜登。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AP圖片

蜜蜂與蘋果園有沒有關係?張五常在《賣桔者言》談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德(J.E. Meade)分析,養蜜蜂的人讓蜜蜂到蘋果園採蜜,可是沒有付給果園主人費用,這合不合理?另一方面,蜜蜂採蜜時會替果樹的花粉作了傳播,使果實的收成增加,問一句︰「果園主人又有沒有付費與養蜂者?」養蜂人收入不多,養蜂量便不足,如是者,對整個生態循環沒有好處,社會也蒙受損失。

以上故事是張五常用來解釋市場機制的效率和可行性,此處不進一步引申,再說書中的三文魚飼養故事,大家便明白這個世界不存在產權獨攬由上到下利益所有環節的道理。「三文魚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魚類,這種魚在淡水河流出生,在海洋長大,可以游到二三千里以外的地方。」最奇妙的是三文魚在海洋覓食生存下來,三至七年之後可以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成為守在河口下釣勾者的獵物。問題來了,這個複雜而曲折的生態系統,如何定產權、定價格?是不是三文魚發源河流主人,就可以聲稱全世界的三文魚都是他的?這個不合情理之說,不是正等如拜登所言,芯片是美國發明的,芯片要全部回流美國這個發源地。

美國發明了芯片是科學技術領域了不起的成就,不過,從英特爾研發出第一顆芯片4004到8080,再到x86、Pentium所醞釀的PC時代,繼而掀起資訊革命這三四十年間,不是美國以一己之力從發明到推動包攬下來的。沒有日後的全球化虛擬分工的應用,沒有市場龐大又有場景創新能力的中國加入發展,美國原始發明的芯片,最多不外是用來做遊戲機而已,道理從張五常提出的蜜蜂的故事、三文魚故事,便可舉一反三,不用有請多幾位諾貝爾經濟得獎學人與你詳細分析。

美國投資振興本土半導體業是說得過的,今天還有誰會那麼堅持自由市場經濟、價格萬能調控,對比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政府干預的無謂爭議?誰都會援引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的「白貓白貓論」,所以美國助建芯片產業法案,不應受到阻撓——法案將提供520億美元資助,其中大部分資金將撥給美國芯片製造商,供它們建設工廠生產芯片組件等。法案還為美國芯片製造商提供為期4年的減免25%稅收政策,撥款5億美元用於國際間安全通信計畫,撥款2億美元用於工人培訓等——然而,問題是拜登的「芯片帶回家」之說,其實是對中國半導體技術全面封鎖的潛台詞,這就是違反任何經濟原則與理論的野蠻手段。

你說不如送幾本《賣桔者言》給拜登及其團隊,好讓他們學習參考開竅,我說嘥心機啦,不如贈一句廣東俗語︰「人衰行路打倒褪」,讓他們有所警惕,比較直接有效。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拜登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路向西的韓國會消失嗎?

2023年12月07日 20:02 最後更新:20:11

韓國是高收入國家,行民主體制,科技很強,雄心很大,近日緊隨美國行事,以亞太地區守望者自居。不過,有人擔心這個人口5100萬的國家將會消失。

AP圖片

AP圖片

韓國外交部長樸振日前表示,韓國和澳洲實現了真正的民主主義和高度經濟發展,七國集團(G7)需要韓澳等國家的支持和參與。注意,加入G7+俱樂部把第一資格說成「民主主義」,高度經濟發展次之,為什麼?韓國的GDP 2005年首次進入全球10名,此後表現不穩定,2022年為13名。

全球前10大經濟體目前依序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意大利。韓國排名不及巴西(11位)、澳洲(12位)。中國2022年經濟規模為韓國10倍以上。日本、德國是韓國的2.5倍左右。英國、印度以及法國等國也是韓國的1.5倍以上。

韓國央行分析指,韓國經濟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整體復甦乏力,加上美元持續走強,也導致換算成美元的名義GDP減少。韓國央行預計韓國今年經濟長在1.5%左右,「後續經濟規模重回前10的可能性不大」。無所謂啦,無「銀紙」可以用「民主」搭夠。

韓國成就不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995年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中等收入標準之後,隨著工業高端化,半導體科技表現出色,加上汽車和造船產業,再有近年龐大的娛樂文化全球崛起,人均GDP翻了又翻。今年4月IMF報告,韓國人均GDP為3.3萬美元,惜敗於台灣的3.55萬美元(日本為3.43萬美元)。

無論如何,韓國承認自己是「全球北方國家」,面對金磚國家擴容至包括中東、非洲的11個國家,G7需要韓國的參與和支持。樸振表示,韓國處於「全球北方」(北半球發達國家)、「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和「全球東方」(中國和俄羅斯陣營)以及「全球西方」(西方陣營)橋樑作用的重要位置。換言之,日本也不外是「脫亞入歐」,韓國是擔當「全球天地線」,即東西南北的「關鍵」國家。

儘管韓國前途無限,《紐約時報》近日文章指,韓國女性目前生育率為0.7人,作者稱︰「如果一個國家的出生率維持在這樣的水平,那就意味著這一代中的200人到下一代只會剩下70人,這比14世紀黑死病在歐洲造成的人口銳減還要厲害。當把這70人的一代再來一輪更替,原來的200人只剩下不到25人。再來一輪,差不多就是斯蒂芬京小說《末日逼近》(The Stand)所虛構的超級流感來襲時人口崩潰的場面了。」

黑死病噃,韓國會消失嗎?作者估計,到2060年代末,韓國人口將降至不到3500萬人,「光是這樣的跌幅就足以令韓國社會陷入危機了」,作者還描繪如下的可怕場景︰「不可避免將會出現的是,老年人被遺棄,大片的鬼城和破敗的高樓大廈,以及年輕人紛紛移民,因為他們看不到負擔一個國家的退休老人有何未來可言。而且,如果韓國難以維持一支有作戰能力的軍隊,它很可能將在某一刻被朝鮮(目前生育率1.8)入侵。」

韓國生育下降主要都是生活成本高漲、財富分配失衡、貧富懸殊等G7等「民主國家」的共通難題,不過,《紐約時報》卻說是韓國受東方儒家思想的束縛所致,韓國除了實行民主之外,還要有西方宗教思想才行。說是合情合理,韓國被西方同化還不夠呢,韓國還需努力,一路向西!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