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統一時間窗口」壓力大? 美專家:中國實力未見頂,等得起

博客文章

「統一時間窗口」壓力大? 美專家:中國實力未見頂,等得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統一時間窗口」壓力大? 美專家:中國實力未見頂,等得起

2022年08月25日 12:21 最後更新:12:27

近期,美國出現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崛起即將結束」,迫於「統一時間窗口」壓力,將會迅速在台海採取行動。但有專家撰文反駁,認為中國經濟「急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北京完全等得起。

8月22日,美國《外交》雜誌發布題為《中國的實力並未見頂——為什麼北京等得起》的文章,作者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福利曼·斯波利國際研究所研究員奧利安娜·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及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

美國《外交》雜誌8月22日發佈文章。

美國《外交》雜誌8月22日發佈文章。

兩人分析,從中國目前的收入和國防開支走勢看來,中國將在未來十年擁有比過去20年更多的資源來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而美國將難以應對中國在亞洲的軍事挑戰。中國有充足的餘地來等候時機(have space to bide their time),中國離所謂「實現地緣政治抱負的窗口期」還相當遙遠。

文章指出,目前沒有一篇權威的中國軍事著作認為,因為所謂「機會之窗正在關閉」,中國需要現在就統一。不過,解放軍一旦準備就緒,將迅速採取行動施行統一,但這麼做的原因並非鑒於「機會將喪失」。

此外,即使中國經濟增長在未來十年內停滯不前,中國仍有可能保持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任何緊縮措施傳導到軍隊層面都還需要很多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到2035年,中國的軍事能力將比今天更高,而美國將面對的,是一個自信的、有能力的中國。

文章摘編如下:

《外交》雜誌刊文《中國的實力並未見頂——為什麼北京等得起》

隨著中美關係螺旋式下降到半個世紀以來的低點,一個可怕的新敘事在一些美國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它假設,中國收復台灣地區所謂「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迫使北京迅速而有力地採取行動。

這種說法基於這樣一種信念,即「中國的崛起即將結束」。前所未有的人口減少、沈重的債務負擔、不均衡的創新以及其他嚴重的經濟問題減緩了中國的增長,且有可能進一步減緩增長,使中國「沒有軍事力量或政治影響力來挑戰美國」。這種想法認為,北京已意識到了這些不利因素,因此很可能在「為時已晚」之前盡快採取行動。

但這種分析是錯誤的。誠然,中國經濟崛起已放緩,從而妨礙北京的軍事和政治目標。但「(經濟)急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not in the cards),中國經濟經峰值後任何可能的下滑都將是漸進的,且能夠通過大量的研發支出來緩解,此類支出顯然是為了抵消中國在人口和債務領域的相關困境。事實上,(中國)目前的收入和國防開支走勢表明,中國將在未來十年內擁有比過去20年更多的資源來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因此,北京將更有能力實現其影響力的投射,與此同時,美國將難以應對中國在亞洲的軍事挑戰。中國有充足的餘地來等候時機(have space to bide their time),(目前中國)離所謂「實現地緣政治抱負的窗口期」還相當遙遠。

人口減少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迅速衰退。中國的勞動力規模可能正在萎縮,隨著人口逆增長,勞動力規模還將繼續萎縮。2021年,中國的出生率降至歷史新低。中國目前的年齡中位數比美國大半歲左右,到2042年將比美國大近七歲,大致相當於日本現時的年齡中位數。據聯合國的一項預測,中國人口將在本世紀晚些時候下降得更快,到2060年將減少2億多人。中國勞動力的減少可能已經持續了十年,但經濟增長速度仍超過美國。

國家衛健委8月在《求是》雜誌發文指出,中國總人口「十四五」期間將進入負增長階段。圖源:新華社

國家衛健委8月在《求是》雜誌發文指出,中國總人口「十四五」期間將進入負增長階段。圖源:新華社

美、中兩國的經濟健康狀況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債務。債務已給中國的增長帶來了壓力,此問題是「慢性的」(chronic),並非「急症」(acute)。始於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去十年中,中國對非金融部門的信貸總額大幅增加。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在債務問題上)更加謹慎,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債務負擔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因為必須照顧更多的退休人員。儘管如此,中國債務的負擔對經濟增長造成的限制將是以一種穩定的方式,不會導致劇降。因此,中國將有充足的資金用於軍事以及相關投資。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2019年在基礎設施、土地和機械方面的支出為6.2萬億美元,比美國的支出高出1.6萬億美元。儘管美國資本比中國資本更具生產力,但毫無疑問,即使債務負擔很大,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擁有大量資源可供其使用。

另一個將塑造中國經濟走勢的因素是創新。北京有能力為新技術投入巨資,這給經濟帶來的提振將是適度且持久的。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的數據,中國2019年在研發上花費了大約5150億美元,而美國所花費用為6330億美元。即使經濟放緩,2020年代的余下時間內,中國的研發支出可能保持上升。中國已經在5G電信和儲能等關鍵領域趕上了世界其他地區。未來二十年內,同此前為縮小技術差距所做努力相比,(中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與美國相匹敵所付出的將小得多。

軍事上,至少在未來十年的時間內,大勢也有利於中國。一方面是因為(現階段)轉弱的經濟預期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影響到國防領域,另一方面,事實早已證明,中國能夠在整體資源較少的情況下進行競爭。

自2010年以來,中國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中國國防開支從未超過GDP的1.9%。與之對應,2020年美國的國防開支佔GDP的3.7%。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的軍費開支一直相當於美國的約三分之一。然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專注於獲得非對稱能力,並將其軍事重心放在亞洲之內,它目前已建成了一支可以在「台海衝突」中擊敗美國的軍隊。

8月9日,東部戰區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實戰化聯合演訓。圖源: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8月9日,東部戰區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實戰化聯合演訓。圖源: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未來是光明的。儘管仍有一些領域的現代化尚未完成,但解放軍在使其士官部隊專業化和雇用稱職的文職人員履行支持功能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解放軍部隊還持續招募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提高了在高科技、信息化環境中開展複雜聯合作戰的能力。

未來十年,中國在整個亞洲進行力量投射的能力將會增長。到2030年,中國將擁有4艘航空母艦。中國將強化部隊協同的網絡和空間基礎設施,並將威脅美國的地面和天基武器。中國空軍也將能挑戰美國在亞洲的空中優勢。中國將擁有比美國更多的海軍艦艇,並且由於中國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的進步,中國將擁有一個規模更大、更抗打擊且可打擊全球目標的核武庫。美國在亞洲任何殘餘的軍事優勢,如佔優的潛艇,也正逐漸消失。中國投入了大量資金髮展包括先進直升機和艦載聲納系統在內的反潛能力,這些系統將在未來十年內準備就緒。

當然,隨著解放軍持續進步,美軍也不會停滯不前。美國目前正建設有彈性的太空基礎設施和能力。且由於美國已退出《中導條約》,美軍還計劃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彈道導彈,並將計劃建造更多的無人和載人艦艇。但即使上述投資成真,印太地區的美軍也將存有許多漏洞,而中國可從中獲得不對稱優勢。例如,美國將無法保衛其前沿基地免受中國導彈的襲擊。美軍目前的採購和收購計劃顯示,十年後,美國在該地區部署的部隊和目前相比並不會顯著增多。雖然美國海軍正在現代化,但直到2045年,美海軍才會擁有其計劃中的450至500艘艦艇,而中國將在短短十年內掌握這樣的艦隊規模。

所有這些均表明,中國尚未達到對標美國的最大軍事優勢地位。

近期,一些中國評論員回擊美國關於「中國見頂」的言論,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讓美國媒體和學術界的悲觀預測落空」。目前,沒有一篇權威的中國軍事著作認為,因為所謂「機會之窗正在關閉」,中國需要現在就統一。而解放軍一旦準備就緒,將迅速採取行動施行統一,但這麼做的原因並非鑒於「機會將喪失」。

即使中國經濟增長在未來十年內停滯不前,中國仍有可能保持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任何緊縮措施傳導到軍隊層面都還需要很多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到2035年,中國的軍事能力將比今天更高。

AP圖片

AP圖片

今後數年,美國更有可能面對一個自信的、有能力的中國,而非一個沒有安全感、魯莽的中國。華盛頓不會再像當年那樣由於莫斯科的退出而從競爭中獲勝。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巴黎辦奧運 中國製造閃耀賽場 ”Made in China”無處不在

2024年07月26日 14:52 最後更新:15:03

巴黎奧運即將開幕,本屆奧運會隨處可見中國生產的商品,再次凸顯「中國製造」的地位。

據《南華早報》報導,由於沒有可比競爭對手,巴黎奧運一眾相關設備和裝備都是中國造的,其中奧運吉祥物有九成產自中國。報道指,儘管美國試圖將製造業供應鏈從有著「世界工廠」美譽的中國轉移出去,但歷經數十年積澱的完善供應鏈,反而加強了世界對中國的依賴。業內人士表示,憑借良好的生產服務環境和高效的物流運輸,中國製造商建立起了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的獨特競爭優勢,並且正在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中國製造商甚至在奧運開始前就贏得了巨大勝利。」文章說,在巴黎奧運會上,雖然所有的菜餚都是法國菜,但從尖端的運動器材到精緻的紀念品,中國大批量生產的商品將無處不在。中國製造商可以在這個盛大的夏季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產品,這也讓人們意識到:即便存在向其他國家轉移業務的「中國+1」的趨勢,依然沒有人能夠在大批量生產中與中國製造商競爭。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在巴黎2024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裡陳列的吉祥物「弗里吉」毛絨玩具。新華社圖片

法國《快報》週刊注意到,90%的巴黎奧運會吉祥物都是中國製造的。新華社此前報道,在巴黎出售的各種奧運紀念品,包括帽子、T恤、玩具、鋼筆、腕帶和筆記本電腦,都是「中國製造」的,一些製造商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接到訂單。其他與奧運會相關的產品,從運動員的運動服到奧運村使用的懶人沙發,都是在浙江省製造的。還有一些其他運動裝備來自山東,比如中國國家隊使用的公路自行車。

杭州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浙江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超100億元人民幣,增長24.8%,佔中國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1/4。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義烏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額達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6%;其中對法國出口10.4億元人民幣,增長22%。 。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展示2024年巴黎奧運會授權硅膠腕帶。新華社圖片

速力復合材料(湖北)有限公司是本屆奧運會新增的風帆水翼賽事項目唯一指定生產商。該公司總經理嚴再興表示,無論是新材料的運用還是生產工藝的迭代速度,他們在同一領域「幾乎沒有可比的競爭對手」,這讓他的公司脫穎而出。

嚴再興認為,這是成功贏得奧運會訂單的關鍵,「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覆蓋整個產業鏈生產高性能水翼設備的公司。」他還表示,公司正計劃在歐盟建立一家裝配廠,這將讓公司減少物流限制,縮短交貨時間,更好地為全球客戶服務。

《南華早報》稱,隨著製造商和供應商應對成本問題和地緣政治形勢,有些低端製造商已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地。但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幾十年來建立的完整、全面和組織良好的供應鏈網絡,加強了全球對中國的依賴。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2024年5月30日,浙江義烏,一名商人向來自埃及的顧客介紹足球產品。新華社圖片

以生產高品質塑料衣架而聞名的意大利零售解決方案供應商萬美集團(Mainetti Group)區域總監保羅·泰(Paul Tai)表示,奧運會等世界性賽事訂單的時間要求很緊迫,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作出調整。

「考慮到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以高質量和高標準交付,沒有多少地方能做到這一點。」泰說,中國有結構化的產業集群,供應商知道在哪裡購買各種材料。

他補充道,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的製造業已經變得「非常具有成本競爭力」,許多工廠能夠生產高水平的原始設備。「展望未來,通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或自動化,中國製造業將向價值鏈上游進發。」

在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與紡織學院副教授兼助理院長范迪看來,除了行業轉型之外,過去幾十年里,許多買家與中國供應商建立了成熟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無論是馬來西亞、越南還是印度,在建立全球公認的系統方面,他們都比中國慢。」

「雖說中國已成為許多先進製造業的世界領導者,但並非所有低端製造業都已遷出。」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耶特國際貿易與金融研究所客座講師、非常駐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說,「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保有競爭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預計會看到更多的低成本製造業轉移到越南或印度等低成本地區,但至少目前中國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香港嶺南大學經濟系主任丘東曉表示:「儘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中國的物流、工作效率和運輸都比東南亞國家好得多。」

他補充道,中國的製造業非常龐大,在其他國家很難找到這樣的規模。「對於紀念品和體育用品等產品,它們在政治上不那麼敏感,留在中國(生產)導致的地緣政治風險也較小。」

丘東曉預測,在未來四年內,越南和印度等地將無法取代中國在全球物資生產方面的地位。

他認為,「與中國良好的生產和服務環境相比,這些國家的生產能力相形見絀。」「鑒於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和貿易表現,中國如今無需通過這樣的世界性活動來向海外推廣產品。中國需要做的是向價值鏈上游邁進,提高生產質量,進一步創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