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溫文儀倡修復1000公頃紅樹林 換取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

社會事

溫文儀倡修復1000公頃紅樹林 換取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
社會事

社會事

溫文儀倡修復1000公頃紅樹林 換取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

2022年09月28日 08:15 最後更新:12:24

土地房屋政策是歷屆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未來政府將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熟悉房地產及城市規劃政策的資深測量師溫文儀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需與保育並存,建議修復約一千公頃紅樹林以換取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同時配合修改城規條例,為未來規劃創造更好條件,以便為下一代年輕人建構宜居城市。

溫文儀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未來發展北都需要考慮如何保育,他建議本港創造約一千公頃紅樹林,並納入郊野公園範圍,以發展生態旅遊,吸引各地旅客,為將來會在北都大量增加的居住及工作人口,及早規劃提供生態康樂及旅遊設施。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未來北都將成本港房屋供應及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溫文儀為北部都會區發展建言獻策,並從多角度探討北都未來的規劃及布局,認為需要做好城市規劃工作,為下一代創造開開心心的生活,是社會應該要做的事,惟現時在土地規劃上社會有太多爭拗,是「好無必要,十分無必要」。

取消高限需符合「兩條例」

溫文儀強調,北都是本港未來一個好清晰的城市計畫,未來發展佔本港三分之一人口,故必須設立Economic index assessment(經濟指數評估),日後需要跟時間表交數,社會才會有希望,不再蹉跎歲月。另外,亦需設立一個統籌委員會,由政府、私營機構及社會人士擔任,共同商議。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現時整個北都發展計畫中,溫文儀透露,有四十二個地區已有分區計畫大綱草圖(OZP),涉及一萬八千八百公頃,上述OZP可居住約二百萬人口,目前亦達上限,只有約六成至七成人口居住,而未來北都可容納二百五十萬人,換言之,未來將有約一百萬人口將進行大遷徙,由本港不同地方搬遷至北都。

他建議在北都大規劃下,應該正着手檢視不同法例,如修改《城市規劃條例》,包括取消現行建築物高度限制,據洪水橋分區計畫大綱草圖,大部分用地設有建築物高度限制,而且政府收地有約兩成土地用於興建道路基建,他個人認為比例過多,應不超過百分之十五用於道路基建,以更多土地用於宜人設施,令土地收回有實質用途。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北部都會區。資料圖片

溫文儀認為,只有兩個情況才可設高度限制:第一是保障飛機安全;第二禁止遮天蔽日,即類似以往的街影法(以確保街道有足夠日光照射和空氣流通),不過此限制於一九八七年已取消,當時認為取消是一件好事,惟現時回想起取消街影法並不是一件好事,目前亦要受其惡果,即使在狹窄的街道上,樓宇仍然可以起到好高,令街道變得昏暗,對社會造成好大影響。若果有人要興建一幢特別高的樓宇,屆時可以再討論,否則除上述情況外,不應再設高限。

建議不超過15%作道路基建

另外,規劃難度高的綜合發展區(CDA),他建議相關制度在修訂地契時由地政總署與發展商商討,屆時決定是否加入休憩用地和其他配套設施,並不是由城規會去決定。

資料顯示,當局早於一九七六年把綜合發展區納入分區計畫大綱圖內,以促使市區重整,以及逐步淘汰互不協調及不符合規劃意向的用途。發展「綜合發展區」用地,發展商須先向城規會申請發展許可,過程中需要一併呈交「總綱發展藍圖」(MLP),申請人需要擬備有關環境、社區、交通、排水/排污和古迹文物影響評估的報告,並需交予各專家部門審批,難度高於一般規劃申請。

倡綜合發展區交地政處理

據政府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文件,建構總面積達三萬公頃的都會區,溫文儀指,據資料整個元朗及北區合共有三萬一千二百三十公頃土地,兩者面積不同,後者多出一千二百三十公頃土地,認為「計錯數」,相信多出的面積正正符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需要尋找的用地;從中可見政府規劃零亂,強調一千二百多公頃是重要土地來源。

為下一代建構宜居城市

目前有約四千七百公頃土地並未有規劃,若將其中四百公頃發展一個如同天水圍的新市鎮,以容納三十萬人口,而餘下四千三百公頃土地並不急於規劃,留待日後由下一代自行規劃,認為不需要「明日大嶼計畫」。

溫文儀指,現時社會需要引導年輕人把握機會,同時亦需要為輕年人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其後年輕人亦會自己創造機會,才可以令社會一直延續發展,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基本方針。

溫文儀表示,北都發展需與保育並存,同時配合修改城規條例,為未來規劃創造更好條件。

溫文儀表示,北都發展需與保育並存,同時配合修改城規條例,為未來規劃創造更好條件。

往下看更多文章

北都公路勘查研究需時38個月費用逾11億 議員批時間長開支太多

2024年02月16日 17:30 最後更新:17:51

政府建議就北部都會區公路開展勘查研究,預計需時約38個月,所需費用為11億3420萬,目標今年第二季尋求立法會工務小組支持,並向財委會申請撥款,今年中開展研究工作。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需時太長以及開支太多。

政府網頁圖片

政府網頁圖片

當局預計公路通車後,將為穿梭「北部都會區」提供另一道路選擇,有效分流交通,其中北都公路在繁忙時段,將能有效分流約四成往返新界東西的整體交通流量。

政府網頁圖片

政府網頁圖片

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關注需時38個月的原因,希望可縮短時間,又指費用太高昂;勞聯周小松批評,當中顧問費需要3億多元,數字驚人,建議邀請其他部門人員參與,節省開支 。

工程界議員盧偉國認為所需時間太長和花費太多,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只需幾年可建成道路,又說香港的「龜速」如何競爭和發展。

政府網頁圖片

政府網頁圖片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處長伍偉康表示,北都公路長度約為吐露港公路的兩倍,途經大量未發展的地方和濕地河流,工程規模龐大複雜,需大量工地勘測,加上橫越多條現有或規劃中的道路和鐵路,涉及大量與新發展區和基建工程的協調工作,因此需要較多時間進行勘查研究。

伍偉康又說北都公路工程複雜龐大,預期38個月已考慮同步進行交通影響評估、初步設計和工地勘察等工作,盡量縮短勘察研究時間。他又說首6個月會檢視策略性研究建議和可行方案,再有15個月進行環境評估工作,當中的生態評估需要橫跨不同季節,因此15個月已是最短時間,之後需要11個月展開刊憲程序。

政府網頁圖片

政府網頁圖片

至於會否由其他部門取代顧問公司研究,伍偉康說署方已詢問不同部門,均表示無資源,因此決定聘用顧問進行勘查研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