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向世界吸人材
中國公佈人口數據,60年以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去年底中國登記人口14.1億人,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負增長85萬人,負增長率千分之0.6。中國發展或會面臨人口不斷減少的「轉折點」。
人口負增長的關鍵是出生率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956萬,2021年是1062萬,2020是1200萬,2019是1465萬。4年之間出生人口少了509萬,雖然2022的出生人口減少10%,降幅放緩,但整體走勢仍難樂觀。
低生育是現代社會通病,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急促城市化,就逃不離這個趨勢。專家認為,造成中國低生育水平的因素包括住房、教育和醫療成本高昂,年輕人結婚生育意願淡薄,而持續3年的新冠疫情和年輕人失業率高企,亦加劇了此一趨勢。疫後生育率或略有反彈,但大方向不變。
國家已出招干預。在2016年前取消了「一孩」政策,到2021年進一步允許夫婦生育3個孩子,估計這些政策略為增加生育率,但未能扭轉人口出生率一路下滑的趨勢。政策力度不夠猛。
從長期來看,按聯合國專家的預測,如無成功干預措施,中國的總人口到2050年將會減少1.09億,這一萎縮幅度,是聯合國上一次在2019年所作出預測的3倍多。
有分析指人口負增長對經濟發展不利,除「人口紅利不再」之外,勞動力減少和年齡結構老化,會導致經濟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費支出減少、企業利潤減少以及儲蓄和投資減少等。
應對人口負增長有3個方向:
1. 建設與人力資源相匹配的產業體系,特別是自動化、高科技、高增值產業,以保持增長。
2. 以各種政策鼓勵生育。
3. 以移民等方式補充人口。
我想集中講講第3點即人口移入,可以看看美國的例子。美國人口去年增加了120萬,達3.3億人。首先是美國自然人口(出生減死亡)還有淨增長,去年淨增長24.5萬人,這是2007年以來的首次淨增長。
但美國人口增加主要是人口移入。2022年國際移民淨人數,即進入美國的人數減去離開美國的人數的淨值為100多萬,比前一年37.6萬的國際淨移民人數增長了168%。
中國要考慮引入移民,可以從大幅增加留學生開始。中國高校學額大幅擴張,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67萬人,是歷史上首次突破千萬人大關。但學生人口已開始減少,現在全國小學生每個年級約有1800萬,初中生平均每年級有1673萬,但高中生每個年級大約只有868萬(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即使現在高校學位也很充足。但2022年出生人口只有956萬人,等如現在小學生人數的一半,可以預見,20年後高校學位是何等過剩。
中國的大學要大力吸納國際學生,特別是排名頭20位的大學,更要搞專門的國際學院,還要有配套的獎學金制度,把全世界大量優質學生,吸引到中國讀書。若外國青年在中國就讀大學,留在中國發展的機會很大,假如中國每年吸納200萬個留學生,一半留在中國,每年都補充100萬個人材。美國靠美國夢吸引世界人材,中國也可以用中國夢吸引全球英材。
中國過去可以定出10年脫貧的目標,如今也可以定出人口持平目標,不能任由人口負增長下去。先定出人口持平目標,再想方設法,全力達標。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