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與耶倫「談到超時」 達沃斯「中國聲音」備受關注
自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以來,達沃斯論壇首次恢復以傳統線下方式進行,論壇「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的主題,既指出了挑戰,亦點明解決問題的方向。
在多重危機籠罩下,多方政經界人士試圖尋找「良方」,當中「中國聲音」備受關注。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當地時間17日發表特別致辭。AP圖片
近年來,中國已多次應邀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出席達沃斯論壇年會。本屆論壇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當地時間17日發表特別致辭,他指出,今年年會主題意義重大。
劉鶴表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是我們面臨的現實問題,應當坦誠面對分裂現狀,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倡正和博弈,找到有可能擴大合作的共同點,探求擴大合作的有效機制,堅定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經濟正加速恢復。新華社圖片
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早前發佈報告,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7%。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經濟正加速恢復,不僅提升了自身經濟增長預期,更進一步提振了全球增長信心。
路透社18日報道指出,「中國是全球復蘇的關鍵所在。」儘管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經濟體正在努力克服衰退,但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可能會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超出預期」,有助於避免更大範圍的衰退。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亦表示,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釋放消費需求,這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標普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彼得森同樣表示,在美歐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強勁的復蘇將減輕全球經濟痛苦。
CNN報道預測,中國消費市場的反彈浪潮,或許可以抵消美國和歐洲經濟的疲軟。「如今,謹慎的樂觀情緒正在顯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

劉鶴與耶倫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談。AP圖片
此外,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舉行半天會談備受關注。
1月18日上午,劉鶴與耶倫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談,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就全球和兩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了專業、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富有建設性。
《華爾街日報》稱,中美兩個超級大國試圖重啓在世界經濟活動中佔據很大份額的雙邊關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對彭博社表示,人們看到了中美間實現更多接觸。「雙方會晤至關重要⋯⋯這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他們緊密合作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很關鍵。」

中美雙方肯定這次建設性對話。AP圖片
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潭天」引述現場記者觀察指,耶倫這次沒有參加達沃斯論壇,所以來瑞士的主要目的就是來見中方的。在論壇主題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這樣的背景之下,中美達成共識,要在雙邊及聯合國、G20和APEC等多邊框架下加強合作,顯得更有意義。
而就在會談前一天,中方剛剛宣佈,中國經濟將恢復增長,達到正常水平。對於世界的疑問,中方也作出了自信、坦誠的回應:中國不會走向計劃經濟,更強調會保持對外開放。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這次會談持續了約三個小時,超出了原定時間,並且是因為耶倫需要趕飛機而停止——否則雙方有意願談得更久。
這場2023年中美第一次會談,向世界傳遞了怎樣的信號,相信從這些細節可以品味出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