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前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了一條題為《守護》的短片,引起台灣媒體的特別關注,台媒稱這條短片「刻意制造出溫情路線」。《環球時報》引述相關人士指出,在維護祖國統一大業的問題上,解放軍既沒有「溫情路線」也沒有「軍武路線」,解放軍對敵人用鋼槍,視同胞為親人,對祖國獻忠誠,這條短片更重要的是在元宵節前向兩岸同胞致以美好的祝福,希望兩岸人民早日團聚,以溫情的方式表明解放軍更加堅定的維護國家統一的立場。
東部戰區在1月份曾發布一條《我的戰鷹繞著寶島飛》的短片,其中出現大量戰機、船艦、軍艦等畫面。台媒敏感地關注到在最新的短片《守護》中,沒有大量出現軍事裝備,而是出現家人對白,一名軍人拿著望遠鏡在船艦上遙望台海,視頻穿插兩岸景色與大陸高鐵,包括北京天安門與台北101跨年煙火等景觀。旁白中還配文說:「今天,跨海相望,你在那頭,我在這頭;明天,坐著高鐵,你來這頭,我去那頭。讓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再盛滿深深的鄉愁。」
台媒還關注到,短片中有一幕是眾人舉杯,而酒杯上印著「金門酒廠」字樣,象徵著杯中的白酒是台灣特產金門高粱酒,這段旁白提到:「國有兩岸暫隔,軍人的守護,用鋼槍驅敵,美酒認親」。
短片中出現印有「金門酒廠」字樣酒杯。
一些台媒將這種轉變描述為解放軍改打「溫情牌」,「刻意製造出溫情路線」。
但《環球時報》引述相關人士表示,東部戰區在元宵佳節前發布的這條短片,從內容上看可以看出是對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致以節日的祝福,「兩岸人民一家親,短片用一種溫和溫情的方式展現人民子弟兵和人民之間的魚水情深,以及軍人對祖國統一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守護,表明解放軍更加堅定更加深情地維護國家統一的立場。這一點在短片中也有所展示——用鋼槍驅敵,正所謂客人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獵槍。」
這名人士表示,兩岸民眾本是一家,是受到域外勢力挑撥和「台獨」分子的煽動才會讓兩岸關系越走越遠,對於域外勢力和「台獨」分子,解放軍從來不會溫和,更不會溫情。短片中出現天安門華表、金門高粱酒、101大樓、日月潭、高鐵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元素,表明在未來兩岸必會統一,中國元素一個也不能少。
《環球時報》還引述軍事專家宋忠平指出,從台灣媒體關注到金門高粱酒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兩岸本是一家,酒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春節及喜慶節日喝點白酒是中國的傳統,因此這充分說明兩岸在文化上是相通的,「所謂把酒言歡,兩岸人民本是一家人,體現出合家歡的意境。」
對於台灣媒體對這條短片的解讀,宋忠平認為,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台灣老百姓都希望從大陸官方渠道中獲取「兩岸一家親」的信號,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兩岸問題,避免家園成為戰場,「一家人相聚有好酒,但對於擾亂和平的域外勢力和『台獨』分子則只有獵槍。」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剛放下筆,心已飛向遠方。隨著千萬內地高中生結束大考,一股強勁的文旅消費熱潮已被點燃。最新報告顯示,從高考結束到填報志願之間的這段寶貴「空窗期」,高中畢業生相關的旅遊產品預訂熱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了驚人的137%。高考准考證,正悄然成為今年夏天撬動內地旅遊市場的關鍵符號。
內地暑假旅遊搶攻畢業生,准考證成「優惠證」。
「准考證經濟」有多火爆?在廣東河源的高中畢業生顏漫青,剛剛就憑准考證在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享受了折扣優惠。顏漫青表示,她和同學們預算有限,會積極在各社交平台搜尋、匯總各地景區的准考證福利信息,優先考慮性價比高的目的地。
景區方面早已摩拳擦掌。例如廣州正佳文旅集團旗下多個場館就為畢業生提供了門票5折優惠。集團副總裁李鵬解釋:「短期看,折扣會降低單客收入,但能有效吸引數量龐大的、價格敏感的畢業生群體,達到『以量補價』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年輕遊客樂於分享旅途見聞,這對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公眾好感度非常有益。」
內地景區針對考生推出的宣傳。
遠在安徽黃山的黟縣,全縣十大景區聯合推出「憑准考證免門票」(不含園區內二次消費)的優惠,有效期直至8月底。徽黃旅遊集團營銷總監胡維民坦言:「門票收入雖有所減少,但可以帶動餐飲、住宿、購物等二次消費。為此,我們還配套推出了研學課程和非遺體驗等產品,豐富他們的選擇。」胡維民還根據過往經驗透露,這類「准考證優惠」在帶動客流方面效果顯著,正佳李鵬也證實,今年政策實施後,其極地海洋世界客流量增長明顯,其中畢業生佔比約在新增加客流量的25%-30%。
河南老君山景區同樣對畢業生敞開免票大門。老君山文旅集團副總周向毅強調,此舉重在優化遊客結構和長期品牌建設。「當前景區消費主體日益年輕化,我們希望借此政策與他們建立長久的聯繫。」
內地景區針對考生推出的宣傳。
這股「准新生」力量正引領新的旅行風尚。來自湖北宜昌的畢業生陳賢佶正計劃與同學結伴去杭州、深圳和香港。他表示,比起走馬觀花,他們更想在一個地方多停留,深度體驗:「在杭州,我們想去西湖感受自然;在深圳和香港,則更關注城市風貌和人文景觀。」他身邊就有朋友受准考證優惠吸引去了青島和北京。陳賢佶坦言,門票優惠雖非選擇目的地的決定性因素,但確實會提升他在景區內參與二次消費的意願。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認為,「准考證經濟」意義積極。剛剛經歷高壓學習的學生急需旅行釋放壓力、放鬆身心,因此文旅產品需注重提供輕鬆愉悅的體驗。同時,他們懷著憧憬又面臨不確定性,文化類和研學項目正好能滿足其探索與成長需求。宋昌耀指出,景區提供的優惠與體驗,可視為行業送給學子們的一份獨特「成人禮」,有助於培養旅遊習慣、提升素養。但他也提醒,應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精準把握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才是關鍵。
北京旅遊學會理事吳若山認為,「准考證經濟」是市場活力的風向標,揭示了三大趨勢:一是由單純「門票經濟」加速轉向注重二次消費與品牌認同的「體驗經濟」,沉浸式、互動式項目受青睞;二是消費群體年輕化、需求個性化,05後偏好研學、國潮等特色鮮明的旅遊方式;三是旅遊下沉市場潛力釋放,縣域景點迎來新機遇。
吳若山進一步分析,該模式本質是「成本轉移與場景變現」——門票讓利吸引流量,依賴其他消費回補收益。他建議企業立足長遠,構建「體驗-產品-服務」閉環:體驗需契合年輕人興趣,巧妙應用科技打造沉浸互動;產品強化社交分享屬性;服務層面提升增值體驗,如聯合商家推出航拍、研學等特色項目,實現從「吸引人」到「留住人」的轉變。
簡單總結,畢業旅行本質是場社交活動。年輕人不僅結伴而行,也熱衷在社交平台分享經歷,能有效為景區帶來正向口碑傳播,令到「准考證經濟」愈催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