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卡實名登記周三截止,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24日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慎防聲稱由通訊局或通訊辦打出,有關電話卡實名登記的欺詐電話。
資料圖片
通訊辦發言人表示,24日接獲舉報,表示收到聲稱由通訊局或通訊辦打出的欺詐電話,該些電話以預錄訊息,或以真人指稱接電者的電話服務因未完成電話卡實名登記,要求接電者提供個人資料補辦登記,否則其電話服務將被停止。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通訊辦澄清,通訊局及通訊辦從未亦不會打出上述電話。市民無須理會這些來電,更不應向致電者披露個人資料;市民亦可就懷疑電騙個案向警方舉報。
騙徒假冒通訊辦致電市民稱可補辦登記要求提供資料。
丹麥藝術家哈寧兩年前受藝術館委託,重製其早期作品,但他收了訂金後卻以空白畫框交差。法官18日要求哈寧歸還訂金。
哈寧(Jens Haaning)為概念派藝術家,作品著重表達權力與不平等,2007年以真實的丹麥克朗紙鈔、2011年用歐元紙鈔,分別創造「丹麥人平均年收入」和「奧地利人收入」兩幅作品。
觀看影片
這起爭議發生在2021年9月,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委託哈寧重製這兩幅作品,並預先支付53.2萬丹麥克朗(約60萬港元)製作費,和4萬丹麥克朗(約4.4萬港元)的工本費給哈寧。沒想到收到「作品」時,拆開包裝發現是兩幅空白畫框,作品名稱為「拿錢就跑」。
網上影片截圖
當時博物館仍如期展出這兩幅空白畫框,但是要求哈寧在次年1月16日前歸還費用。哈寧當年受訪即表明不會還錢,「這作品是表達我收了他們的錢,這不是竊盜,是違約。違約也是這個作品的一部分。」
網上影片截圖
他說重製舊作還得自己掏錢出來,他鼓勵「工作條件和我一樣慘的人也這麼做,如果做著屎差、沒獲得報酬,而且實際上還被要求拿出錢來工作,那麼能撈就撈,然後落跑。」
網上影片截圖
網上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