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上周通過檢討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方案,日後票價調整會與港鐵物業發展利潤掛鈎。政府統計處2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為最後一個影響港鐵可加可減機制結果的數據。
港鐵上周公布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方程式經修訂後沿用兩組數據作參考,包括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以及同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兩個數字各自折半後相加,再減去生產力因素。而生產力因素計算方式,由以往計算港鐵車務營運年增長率,改為根據香港物業發展利潤水平。由於去年利潤逾100億元,本年減幅為0.8%,即機制上限。
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2%;同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為3.6%,扣減0.8%後得出2%。加上去年轉撥的0.5%延後加幅,以及港鐵特別處理過去數年因觸及封頂機制而未處理的2.85%延後加幅,包括提供1.2%特別扣減作抵銷,餘下1.65%留待明年處理。
按照上述數字,再計及港鐵主動將今年0.2%加幅延至明年計算,今年按照機制的實際加幅將為2.3%。

資料圖片
以下為具體算式:
整體票價調整幅度= 0.5 x 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2%) + 0.5 x 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3.6%) — 生產力因素(0.8%) + 去年轉撥(0.5%)* — 0.2%^
*由於去年凍價,有0.5%加幅延後至今年
^今年特別安排,將0.2%加幅延至明年

港鐵過往5年的票價調整。立法會文件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