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全年學額15至20個。根據浸大歷屆中藥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浸大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在2005年至2021年間共有283名畢業生,約2%畢業生、即只有6人從事「中藥師」,近10年甚至沒有畢業生入行;其餘有70人在藥廠工作,33人從事科研等。
浸大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全年學額15至20個。
有畢業生向星島表示,中藥藥劑師現時沒有註冊制度,待遇較西醫的藥劑師較差,也不是每間藥廠都招請人手,即使打算從事研究,但每一個教授可以聘請的助理亦有限,她認為政府未有研究如何留住這些畢業生在本行,「4年先培育到一個專業人士,由得我們流失」。
點擊看圖輯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全年學額15至20個。根據浸大歷屆中藥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浸大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在2005年至2021年間共有283名畢業生,約2%畢業生、即只有6人從事「中藥師」,近10年甚至沒有畢業生入行;其餘有70人在藥廠工作,33人從事科研等。
有畢業生向星島表示,中藥藥劑師現時沒有註冊制度,待遇較西醫的藥劑師較差,也不是每間藥廠都招請人手,即使打算從事研究,但每一個教授可以聘請的助理亦有限,她認為政府未有研究如何留住這些畢業生在本行,「4年先培育到一個專業人士,由得我們流失」。
其中一名不願披露身分的畢業生G小姐表示,當初她對中藥有興趣,認為前景不錯,就選擇報讀浸大的中藥課程;她在2022年畢業,目前從事研究工作。她說,香港沒有太多與中藥有關的工作,她在學時到內地的專業機構實習,但回港後難以找對應的機構就業,無論從事診所「中藥師」、科研、藥廠的待遇及工時都不理想,亦不是容易找到工作。
G小姐續說,相反,西藥藥劑師人工高、福利好,又是專業人士,「唔係我地唔留喺呢行,而係我地無辦法留,我地都要食飯㗎嘛」,認為完全是投入努力完成學位後,沒有得到相應回報。
陳永光指出,該課程是政府資助,但學生完成學士課程後,不再從事中藥行業、流失專業人才,非常浪費資源。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資料圖片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
其中一名不願披露身分的畢業生G小姐表示,當初她對中藥有興趣,認為前景不錯,就選擇報讀浸大的中藥課程;她在2022年畢業,目前從事研究工作。她說,香港沒有太多與中藥有關的工作,她在學時到內地的專業機構實習,但回港後難以找對應的機構就業,無論從事診所「中藥師」、科研、藥廠的待遇及工時都不理想,亦不是容易找到工作。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
G小姐續說,相反,西藥藥劑師人工高、福利好,又是專業人士,「唔係我地唔留喺呢行,而係我地無辦法留,我地都要食飯㗎嘛」,認為完全是投入努力完成學位後,沒有得到相應回報。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
陳永光指出,該課程是政府資助,但學生完成學士課程後,不再從事中藥行業、流失專業人才,非常浪費資源。
陳永光指出,該課程是政府資助,但學生完成學士課程後,不再從事中藥行業、流失專業人才,非常浪費資源
浸會大學是全港唯一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全日制中藥本科學位課程。資料圖片
年輕人養生出新招,到中藥房配酸梅湯喝,網友歎打敗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藥房!
有網友近日直播配酸梅湯及熬湯的過程,吸引將近2000萬名網友觀看,製作出來的酸梅湯便宜又好喝,花9.32元(人民幣,下同)就能喝5杯,更是徹底讓這款「養生新品」爆紅,各地中藥房也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澎湃新聞》微博圖片
據《北晚在線》報導,自從「花十元找中醫配酸梅湯」影片爆火後,不少人也爭相到中藥房打卡,因此四川成都的店家最近都一致將酸梅湯方子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烏梅30g、陳皮8g、薄荷8g、桑葚8g、山楂20g、甘草5g」。
新浪熱點微博圖片
中藥版酸梅湯的爆紅也掀起「中藥茶飲」的熱潮,其他像是決明子、茯苓、桑葚、炒麥芽、陳皮和菊花等,都被拿來加入茶飲中,成為一大商機。
Getty 圖片
三六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一薇表示,「中藥飲品其實從古有之,遠在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會在梅子裡提取酸味製作飲料」,酸梅湯的標準配置是烏梅、陳皮與山楂三味藥,偶爾會添加一些薄荷、桑葚、甘草,「其中,烏梅味酸,有斂肺澀腸生津的功效;陳皮味辛,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山楂味酸,有消食健胃降脂的功效」。
浙江省中醫院_浙中醫大附屬一院微博圖片
黃一薇也提醒,體質虛寒或患有慢性病的人需小心,「建議在中醫科門診醫師指導下開具服用,同時也可以針對自己的體質,由醫生開具專屬的『中藥奶茶』」。
Getty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