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90後」女孩成為中國首位嗩吶博士 吹奏百鳥之聲驚艷世界!

美善人生

「90後」女孩成為中國首位嗩吶博士  吹奏百鳥之聲驚艷世界!
美善人生

「90後」女孩成為中國首位嗩吶博士 吹奏百鳥之聲驚艷世界!

2023年06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11:23

嘹亮撥雲霧,驚鴻舞九霄。

百年間,中國傳統樂器嗩吶「傳男不傳女」,只有婚喪嫁娶才能吹。然而,來自山東濟寧的「90後」女孩劉雯雯,憑藉過硬的專業能力,打破套在嗩吶上的枷鎖,把嗩吶帶到國際舞台,讓全世界都聽到來自華夏大地的嗩吶之聲。

更多相片
劉雯雯的母親劉紅梅。(網上圖片)

嘹亮撥雲霧,驚鴻舞九霄。

劉雯雯來自嗩吶世家。(網上圖片)

不過明知嗩吶不景氣,劉雯雯的父母亦沒有放棄對她的培養,繼續傳承這門技藝。童年時期的劉雯雯是在嗩吶聲中度過的,為了不惹鄰居煩,母親劉紅梅每天四點半就把她叫起來去公園練習。據劉雯雯回憶「從4、5歲到高中,一年四季,幾乎天天如此。冬天,手指被凍僵;夏天,就有數不清的蚊蟲圍著我。」再長大一點,她便跟著父母到處演出。

劉雯雯自小就跟隨父母四處演出。(網上圖片)

一開始劉雯雯覺得很新奇,但少年人的新鮮感總是很短,日復一日的練習讓她感覺十分枯燥,於是便和父母鬥智鬥勇,想方設法逃避練習。只要父母不在家,她就不吹,還試過偷偷買二手手機和朋友出去玩,但多以挨罵挨打收場。

2017年,劉雯雯跟隨著名指揮家譚盾去悉尼演出。(網上圖片)

當時,劉雯雯不理解為什麼父母對嗩吶有這麼深的執念,聲音又嚮又銳「就像關公耍大刀一樣」。在一次登台演出時,表演吹嗩吶的劉雯雯還被同學們嘲笑「土」,更讓她一度留下陰影,不敢表達自己是吹嗩吶的。她亦曾與母親發生爭執,但每次不管怎麼發脾氣,父母態度都很堅定「等你冷靜下來就接著練」。

一首《百鳥朝鳳》讓劉雯雯引起世界注意,(網上圖片)

2017年,一場悉尼之行為劉雯雯打開新的大門。當時還是學生的她跟隨著名指揮家譚盾遠赴澳洲,在澳洲新年音樂會上進行演出。高規格的舞台、中外記者的閃光燈、央視的全程報道,這樣盛大的場面讓劉雯雯有些發懵。演出前,譚盾安慰緊張的劉雯雯「今天晚上,你吹出的那一句就是我們中國最民間的樂器,你可以走得慢一點,走得高貴一點。」

劉雯雯日常練習嗩吶。(網上圖片)

這番話讓劉雯雯定了心。她望向台下,吹響了來自華夏大地的嗩吶之聲《百鳥朝鳳》,這首曲子包含了嗩吶所有最高難度的技巧,劉雯雯第一次在這首曲子的基礎上,運用了祖傳的嗩吶咔戲,樂器模擬人聲、動物鳴叫,還加入了公雞和母雞的鳴叫聲。《百鳥朝鳳》華彩段落更是震撼了外國觀眾,後來演出視頻在網上瘋傳,還被網友銳評是「去炸國外場子」。

為了博士學位,劉雯雯每天需要練十幾個小時。(網上圖片)

悉尼之行亦讓劉雯雯開闊了眼界,此後她開始頻繁登上國內外舞台進行演奏。慢慢地,她有了更強的使命感:將嗩吶藝術發揚光大!2020年,在恩師劉英的鼓勵下,劉雯雯決定報考博士。但嗩吶博士學位難度奇高,必須要專業精尖,並且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幾十年來無人問津。此外,考試要求吹滿一個小時,而且還要包含各種曲目,對肺活量、體力等要求極高。

劉雯雯創新嗩吶曲目。(網上圖片)

為此,劉雯雯每天練習12到13個小時,甚至吹出了腹肌。天道酬勤,劉雯雯如願以償,成為中國首位嗩吶博士,並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嗩吶的創新吹奏方式。一次偶然下,劉雯雯在網上看到一個韓國人用嗩吶吹出了地道的藍調風曲子,她覺得很特別,在拿到版權後,她聯繫上海的樂團,跟爵士鋼琴和爵士鼓融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

劉雯雯在國際舞台演奏嗩吶。(網上圖片)

劉雯雯明白,自己太熟悉嗩吶,反而無法跳出框架,於是邀約很多作曲家為嗩吶作曲,她講完自己的訴求後,就讓他們自由發揮,最後再一起討論。慢慢地,劉雯雯摸索出一個方法:把手裡的嗩吶當成另一件樂器,而她自己則是扮演不同的樂手。

觀看影片

劉雯雯出生在山東濟寧的一個嗩吶世家。劉雯雯太爺爺那一輩,每當遇上饑荒災害,就會帶著嗩吶遷徙,一路靠著吹嗩吶換幾個饅頭或是銅板,以此為生。改革開放後,大家覺得嗩吶又吵又落伍,吹嗩吶的人越來越少,劉雯雯的母親劉紅梅為了謀生,也一度捨棄嗩吶轉行學大鼓。

劉雯雯的母親劉紅梅。(網上圖片)

劉雯雯的母親劉紅梅。(網上圖片)

不過明知嗩吶不景氣,劉雯雯的父母亦沒有放棄對她的培養,繼續傳承這門技藝。童年時期的劉雯雯是在嗩吶聲中度過的,為了不惹鄰居煩,母親劉紅梅每天四點半就把她叫起來去公園練習。據劉雯雯回憶「從4、5歲到高中,一年四季,幾乎天天如此。冬天,手指被凍僵;夏天,就有數不清的蚊蟲圍著我。」再長大一點,她便跟著父母到處演出。

劉雯雯來自嗩吶世家。(網上圖片)

劉雯雯來自嗩吶世家。(網上圖片)

一開始劉雯雯覺得很新奇,但少年人的新鮮感總是很短,日復一日的練習讓她感覺十分枯燥,於是便和父母鬥智鬥勇,想方設法逃避練習。只要父母不在家,她就不吹,還試過偷偷買二手手機和朋友出去玩,但多以挨罵挨打收場。

劉雯雯自小就跟隨父母四處演出。(網上圖片)

劉雯雯自小就跟隨父母四處演出。(網上圖片)

當時,劉雯雯不理解為什麼父母對嗩吶有這麼深的執念,聲音又嚮又銳「就像關公耍大刀一樣」。在一次登台演出時,表演吹嗩吶的劉雯雯還被同學們嘲笑「土」,更讓她一度留下陰影,不敢表達自己是吹嗩吶的。她亦曾與母親發生爭執,但每次不管怎麼發脾氣,父母態度都很堅定「等你冷靜下來就接著練」。

年少的劉雯雯就在家人的期望和外界的嘲笑中矛盾前行。直到她聽到「中國現代嗩吶第一人」劉英的嗩吶樂曲時,她才驚覺,嗩吶原來可以吹得這麼美!自此,童年的不解和迷茫消散,2008年,劉雯雯考上上海音樂學院,成為劉英的學生,開始她的嗩吶深造之路。

2017年,劉雯雯跟隨著名指揮家譚盾去悉尼演出。(網上圖片)

2017年,劉雯雯跟隨著名指揮家譚盾去悉尼演出。(網上圖片)

2017年,一場悉尼之行為劉雯雯打開新的大門。當時還是學生的她跟隨著名指揮家譚盾遠赴澳洲,在澳洲新年音樂會上進行演出。高規格的舞台、中外記者的閃光燈、央視的全程報道,這樣盛大的場面讓劉雯雯有些發懵。演出前,譚盾安慰緊張的劉雯雯「今天晚上,你吹出的那一句就是我們中國最民間的樂器,你可以走得慢一點,走得高貴一點。」

一首《百鳥朝鳳》讓劉雯雯引起世界注意,(網上圖片)

一首《百鳥朝鳳》讓劉雯雯引起世界注意,(網上圖片)

這番話讓劉雯雯定了心。她望向台下,吹響了來自華夏大地的嗩吶之聲《百鳥朝鳳》,這首曲子包含了嗩吶所有最高難度的技巧,劉雯雯第一次在這首曲子的基礎上,運用了祖傳的嗩吶咔戲,樂器模擬人聲、動物鳴叫,還加入了公雞和母雞的鳴叫聲。《百鳥朝鳳》華彩段落更是震撼了外國觀眾,後來演出視頻在網上瘋傳,還被網友銳評是「去炸國外場子」。

劉雯雯日常練習嗩吶。(網上圖片)

劉雯雯日常練習嗩吶。(網上圖片)

悉尼之行亦讓劉雯雯開闊了眼界,此後她開始頻繁登上國內外舞台進行演奏。慢慢地,她有了更強的使命感:將嗩吶藝術發揚光大!2020年,在恩師劉英的鼓勵下,劉雯雯決定報考博士。但嗩吶博士學位難度奇高,必須要專業精尖,並且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幾十年來無人問津。此外,考試要求吹滿一個小時,而且還要包含各種曲目,對肺活量、體力等要求極高。

為了博士學位,劉雯雯每天需要練十幾個小時。(網上圖片)

為了博士學位,劉雯雯每天需要練十幾個小時。(網上圖片)

為此,劉雯雯每天練習12到13個小時,甚至吹出了腹肌。天道酬勤,劉雯雯如願以償,成為中國首位嗩吶博士,並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嗩吶的創新吹奏方式。一次偶然下,劉雯雯在網上看到一個韓國人用嗩吶吹出了地道的藍調風曲子,她覺得很特別,在拿到版權後,她聯繫上海的樂團,跟爵士鋼琴和爵士鼓融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

劉雯雯創新嗩吶曲目。(網上圖片)

劉雯雯創新嗩吶曲目。(網上圖片)

劉雯雯明白,自己太熟悉嗩吶,反而無法跳出框架,於是邀約很多作曲家為嗩吶作曲,她講完自己的訴求後,就讓他們自由發揮,最後再一起討論。慢慢地,劉雯雯摸索出一個方法:把手裡的嗩吶當成另一件樂器,而她自己則是扮演不同的樂手。

劉雯雯在國際舞台演奏嗩吶。(網上圖片)

劉雯雯在國際舞台演奏嗩吶。(網上圖片)

為了打破觀眾對吹嗩吶的刻板印象,每次登台前,劉雯雯總會穿上西式禮服,她要讓大家知道,嗩吶是華麗優雅,有無限可能的樂器。練舞十幾年打下的底,亦為劉雯雯的演出打下基礎,怎樣走台步、跟指揮互動,怎樣表演會更好看,劉雯雯了如指掌,「上了台,演奏者要時刻注意風度和儀態。」

對劉雯雯來說「嗩吶是代表中國的音樂,世界的音樂文化一定要有中國音樂,不然的話就是不完整的。」

往下看更多文章

15歲少年痴迷非遺創作 花1年創作「福祿千秋」鐵壺奪2大獎

2023年09月24日 10:00 最後更新:16:03

15歲少年受父母熏陶沉迷非遺創作,花1年時間創作出《福祿千秋》鐵壺榮獲兩項大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日前,山東淄博一名15歲少年戚祖豪成為淄川鐵壺製作非遺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近日他製作鐵壺的影片引起網友關注。據報道稱,少年出生於鐵壺世家,父親戚平川是鐵壺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從小耳濡目染,對製壺產生了濃厚興趣,週末經常在博物館一待就是半天。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少年介紹,齊瓦當作為中國古代建築頂檐上的建築構件,集繪畫、浮雕、書法藝術於一身,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因此讓少年產生了以鐵壺為載體來展現齊文化的想法,他將齊瓦當等齊文化元素融入鐵壺設計中,加上父輩指點、查閱文獻資料、拜訪專家學者,用時1年終於設計出一款《福祿千秋》鐵壺,其特色鮮明的創新之作也讓戚祖豪一舉奪得「荷花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金獎及「2023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兩項省級大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欽佩:「願意傳承非遺這件事本身就很厲害了」、「傳承不斷的中華藝術文明」、「手藝人啊!做的真好看」、「很棒!傳承傳統文化!」、「了不起的少年」、「傳承非遺技藝是很酷的事」、「少年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