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佐敦「藍雪櫃」完成共享使命 續傳病逝創辦人助人精神

社會事

佐敦「藍雪櫃」完成共享使命 續傳病逝創辦人助人精神
社會事

社會事

佐敦「藍雪櫃」完成共享使命 續傳病逝創辦人助人精神

2023年06月07日 12:30 最後更新:17:19

有十蚊唔一定要使嗮,拎到一蚊出來都幫到人。

在佐敦街頭,一台塗著藍色油漆的雪櫃靜靜站立著,門上用中英文寫著「取你所需,送你所想」,打開雪櫃門,裡面有餅乾、朱古力甚至口罩、暖包等,每天都有人放食物,也有人領取食物。疫情期間,這個「共享雪櫃」幫不少人渡過難關,而現在,卻是時候說再見了!

更多相片
藍雪櫃。(網上圖片)

有十蚊唔一定要使嗮,拎到一蚊出來都幫到人。

《麥路人》預告片中「食物銀行」片段

中巴混血的善心人簡仲文做過很多善事,但令到大家更加認識簡仲文,應該就是堅守了兩年半的「藍雪櫃」了。「藍雪櫃」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由多個因素碰撞的產物。童年時期,簡仲文的父親就一直教導他幫助他人,這讓他很早就埋下「幫人」的念頭。長大後,簡仲文到一間學校做曲棍球推廣,當他看到「有同學飯盒裝滿肉,有同學的飯盒裡得幾粒芝麻加米飯,有些只有幾塊餅乾,更有同學連飯盒都無,只能夠望著其他同學食飯,然後行去水機旁飲水充飢。」簡仲文受到極大的震撼。當疫情來襲,公司附近店鋪紛紛倒閉,簡仲文看到無數人失去工作,流離失所。

藍雪櫃。(網上圖片)

童年的教導,加上現實的衝擊,令簡仲文感同身受,他很心急,但又不知道如何伸出援手。最終,他在電影《麥路人》裡找到了答案:食物銀行「藍雪櫃」就此誕生。

簡仲文為藍雪櫃補貨。(網上圖片)

2020年10月,藍雪櫃在佐敦街頭正式上崗。為何是藍色?因為「抬頭總會看到藍天」,「取你所需,送你所想」,八個大字貫穿整個始終。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這是用來幹什麼的,只是知道裡面時常擺放著一些食品與用品。有無家可歸者來拿過食物,亦有貪心之人將雪櫃整個搬空,破壞雪櫃,但簡仲文依然堅持不撤走,一如既往投放物資。

市民自發捐出物品。(網上圖片)

觀看影片

在藍雪櫃的幫助下度過難關的市民用手寫信感謝簡仲文。(網上圖片)

在藍雪櫃的幫助下度過難關的市民用手寫信感謝簡仲文。(網上圖片)

簡仲文創辦的「善行體育基金」堅持派飯盒超過7年。(網上圖片)

見到大家如此踴躍募捐,簡仲文十分開心「我希望藍雪櫃的出現,讓更多人知道做善事其實很簡單,關心人有很多種方法。」另外,他於2011年創辦的「善行體育基金」,亦一直「義派盒飯」,已經堅持超過7年,每個月都派發400個。雖然較少人知道,但簡仲文認為「施比受有福」,分享是很重要的,不需要讓所有人知道。

簡仲文。(網上圖片)

幫人,是簡仲文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善行體育基金」如此,「藍雪櫃」亦是如此,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十分難能可貴,這也許和他的童年息息相關。

簡仲文的童年並不富裕。(網上圖片)

觀看影片

簡仲文曾經歷大起大落。(網上圖片)

中三輟學的簡仲文,雖能講得一口流利粵語,但無學歷、無經驗,更因為膚色而遭受歧視,因此他的第一份工作只能在旺角商業大廈當清潔員,逐層倒垃圾、洗廁所。但簡仲文有韌性、有頭腦,投身社會十年後,他存了點錢,自己出來開旅行社,生意風生水起,年僅28歲就住半山、揸豪車。然而天意弄人,1991年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簡仲文擺放在銀行裡的存款一夜清空,一切又要從頭再來。

簡仲文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做善事。(網上圖片)

從高山到低谷,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巨大的心裡落差,但簡仲文挺過來了。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做過傳銷、保險,開過咖啡廳,又經營過體育用品、家庭電器配件生意。隨着家電業務蒸蒸日上,很快,簡仲文東山再起,月入超過十萬!

簡仲文成立「善行體育基金」的初衷是為了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網上圖片)

重回山頂的感覺雖然很好,但簡仲文常日覺得差了點什麼。「我雖然是做生意,但每次和廠家討論的東西都是如何將顧客口袋的錢拿進我的口袋,令我越來越不喜歡賺錢。」簡仲文因此感到非常苦惱。直到有一朝,他像往常一樣和相熟的廠家談生意時,大家突然之間停下,你望我我望你,有人就提出,「不如我們拿部分資金出來做點事。」一語驚醒夢中人,簡仲文茅塞頓開。就這樣,在2011年,他將大半生積蓄用來成立「善行體育基金」,希望透過體育讓年輕人思考他們的夢想和事業,並幫助運動員轉型做教練員、裁判,給予他們更多機會。

簡仲文的身體狀況不好,但仍然堅持做善事。(網上圖片)

外表看上去,簡仲文精神飽滿,十分健康,但他其實飽受病痛折磨。他的心臟安裝了8個支架,在2019年更是確診肺癌,肺部切除了一塊肺葉,腦部有一個血管瘤。在這樣病魔纏身的情況下,簡仲文仍舊用自己的力量去照亮社會,回饋社會,這種精神值得傳遞下去。

5月10日,藍雪櫃創辦人簡仲文因病逝世;6月10日,藍雪櫃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將會舉行「藍雪櫃告別式」,但其宗旨「取你所需,送你所想」留在每個人心中,將幫人助人的精神傳遞下去。

藍雪櫃。(網上圖片)

藍雪櫃。(網上圖片)

中巴混血的善心人簡仲文做過很多善事,但令到大家更加認識簡仲文,應該就是堅守了兩年半的「藍雪櫃」了。「藍雪櫃」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由多個因素碰撞的產物。童年時期,簡仲文的父親就一直教導他幫助他人,這讓他很早就埋下「幫人」的念頭。長大後,簡仲文到一間學校做曲棍球推廣,當他看到「有同學飯盒裝滿肉,有同學的飯盒裡得幾粒芝麻加米飯,有些只有幾塊餅乾,更有同學連飯盒都無,只能夠望著其他同學食飯,然後行去水機旁飲水充飢。」簡仲文受到極大的震撼。當疫情來襲,公司附近店鋪紛紛倒閉,簡仲文看到無數人失去工作,流離失所。

《麥路人》預告片中「食物銀行」片段

《麥路人》預告片中「食物銀行」片段

童年的教導,加上現實的衝擊,令簡仲文感同身受,他很心急,但又不知道如何伸出援手。最終,他在電影《麥路人》裡找到了答案:食物銀行「藍雪櫃」就此誕生。

藍雪櫃。(網上圖片)

藍雪櫃。(網上圖片)

2020年10月,藍雪櫃在佐敦街頭正式上崗。為何是藍色?因為「抬頭總會看到藍天」,「取你所需,送你所想」,八個大字貫穿整個始終。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這是用來幹什麼的,只是知道裡面時常擺放著一些食品與用品。有無家可歸者來拿過食物,亦有貪心之人將雪櫃整個搬空,破壞雪櫃,但簡仲文依然堅持不撤走,一如既往投放物資。

簡仲文為藍雪櫃補貨。(網上圖片)

簡仲文為藍雪櫃補貨。(網上圖片)

觀看影片

簡仲文的家人亦對此表示支持,他的女兒將這個故事分享到社交平台,引來更多人關注,久而久之,大家了解到背後的故事,於是自發進行募捐。有人從藍雪櫃拿走兩個暖包,隔日就送回來一箱暖包;有人聽講老人家很久沒試過鮑魚,於是訂了幾大箱罐頭鮑魚,並拜託簡仲文進行分配。更多人是主動將一些麵包、口罩等等默默地塞進藍雪櫃,等待有需要人士進行拿取。

市民自發捐出物品。(網上圖片)

市民自發捐出物品。(網上圖片)

在藍雪櫃的幫助下度過難關的市民用手寫信感謝簡仲文。(網上圖片)

在藍雪櫃的幫助下度過難關的市民用手寫信感謝簡仲文。(網上圖片)

見到大家如此踴躍募捐,簡仲文十分開心「我希望藍雪櫃的出現,讓更多人知道做善事其實很簡單,關心人有很多種方法。」另外,他於2011年創辦的「善行體育基金」,亦一直「義派盒飯」,已經堅持超過7年,每個月都派發400個。雖然較少人知道,但簡仲文認為「施比受有福」,分享是很重要的,不需要讓所有人知道。

簡仲文創辦的「善行體育基金」堅持派飯盒超過7年。(網上圖片)

簡仲文創辦的「善行體育基金」堅持派飯盒超過7年。(網上圖片)

幫人,是簡仲文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善行體育基金」如此,「藍雪櫃」亦是如此,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十分難能可貴,這也許和他的童年息息相關。

簡仲文。(網上圖片)

簡仲文。(網上圖片)

觀看影片

簡仲文的父親是巴基斯坦人,母親來自內地,他還有三個兄弟姐妹。年少時,簡仲文一家六口擠在一間小小的劏房,三戶共用一格廁所和一個廚房,廚廁合一,環境十分惡劣。儘管生活環境不如意,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相處融洽。雖然因為經濟壓力,簡仲文讀到中三就不得不輟學,但簡父對孩子的言傳教育從未間斷,「有十蚊唔一定要使嗮,拎到一蚊出來都幫到人」是簡父的口頭禪,在簡仲文心底深深埋下一顆「助人」的種子。

簡仲文的童年並不富裕。(網上圖片)

簡仲文的童年並不富裕。(網上圖片)

中三輟學的簡仲文,雖能講得一口流利粵語,但無學歷、無經驗,更因為膚色而遭受歧視,因此他的第一份工作只能在旺角商業大廈當清潔員,逐層倒垃圾、洗廁所。但簡仲文有韌性、有頭腦,投身社會十年後,他存了點錢,自己出來開旅行社,生意風生水起,年僅28歲就住半山、揸豪車。然而天意弄人,1991年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簡仲文擺放在銀行裡的存款一夜清空,一切又要從頭再來。

簡仲文曾經歷大起大落。(網上圖片)

簡仲文曾經歷大起大落。(網上圖片)

從高山到低谷,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巨大的心裡落差,但簡仲文挺過來了。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做過傳銷、保險,開過咖啡廳,又經營過體育用品、家庭電器配件生意。隨着家電業務蒸蒸日上,很快,簡仲文東山再起,月入超過十萬!

簡仲文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做善事。(網上圖片)

簡仲文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做善事。(網上圖片)

重回山頂的感覺雖然很好,但簡仲文常日覺得差了點什麼。「我雖然是做生意,但每次和廠家討論的東西都是如何將顧客口袋的錢拿進我的口袋,令我越來越不喜歡賺錢。」簡仲文因此感到非常苦惱。直到有一朝,他像往常一樣和相熟的廠家談生意時,大家突然之間停下,你望我我望你,有人就提出,「不如我們拿部分資金出來做點事。」一語驚醒夢中人,簡仲文茅塞頓開。就這樣,在2011年,他將大半生積蓄用來成立「善行體育基金」,希望透過體育讓年輕人思考他們的夢想和事業,並幫助運動員轉型做教練員、裁判,給予他們更多機會。

簡仲文成立「善行體育基金」的初衷是為了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網上圖片)

簡仲文成立「善行體育基金」的初衷是為了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網上圖片)

外表看上去,簡仲文精神飽滿,十分健康,但他其實飽受病痛折磨。他的心臟安裝了8個支架,在2019年更是確診肺癌,肺部切除了一塊肺葉,腦部有一個血管瘤。在這樣病魔纏身的情況下,簡仲文仍舊用自己的力量去照亮社會,回饋社會,這種精神值得傳遞下去。

簡仲文的身體狀況不好,但仍然堅持做善事。(網上圖片)

簡仲文的身體狀況不好,但仍然堅持做善事。(網上圖片)

藍雪櫃幫助了很多身處困境的人,而現在,它亦完成了它的使命,即將告別歷史舞台。但藍雪櫃和它的主人傳遞的互助精神,一直留在大家的心中,繼續傳遞下去。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元朗現罕見「貼地彩虹」網民讚好靚 天文台解釋成因係咁

2023年10月04日 11:20 最後更新:12:16

元朗出現一道十分特別的雨後彩虹「平、低位、近乎貼地」,非常少見,網民紛讚「好靚」,天文台亦解釋成因。

有網民於元朗拍攝到一道十分特別的雨後彩虹,彩虹「平、低位、近乎貼地」,非常少見。(FB圖片)

有網民於元朗拍攝到一道十分特別的雨後彩虹,彩虹「平、低位、近乎貼地」,非常少見。(FB圖片)

該網民於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會」上載一張相片,相片中一道十分特別的雨後彩虹出現在元朗朗屏村上,那道彩虹「平、低位、近乎貼地」,與大家一般認知呈拱形、彎彎的彩虹很不一樣,非常少見,樓主甚至誇張地形容「遇上500年難得一遇的低位彩虹~問你驚未~哈哈~」。

有網民亦分享拍攝到「低位彩虹」。(FB圖片)

有網民亦分享拍攝到「低位彩虹」。(FB圖片)

不少網民紛紛留言讚嘆彩虹之美「好靚嘅彩虹」、「真心,勁靚,好完整」、「難得一見美拍精彩」、「好靚嘅彩虹,好運吉祥!」、「好難得見到此彩虹,太靚啦」、「很美,完全像一個光圈把城市包裹起來」、「靚到爆,大自然真奇」。

有人則笑言「唔經唔覺原來我已經超過1500歲」、「北宋末年出現過一次,現在竟然又再見到,仲可以記錄下來,厲害。」、「好似仲要再早D喎,係唐朝呀! 」、「500年,點止呀!一萬年一遇呀!500年咁少」、「五百年一遇,想把你留住」、「好多五百年出現,多幾次就可以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啦」。

有網民分享於西藏拍攝到的「貼地彩虹」。(FB圖片)

有網民分享於西藏拍攝到的「貼地彩虹」。(FB圖片)

香港天文台亦於其Facebook專頁轉發照片並解釋「貼地彩虹」出現原因:「彩虹係陽光經過水滴反射而形成,太陽角度高低會影響彩虹出現嘅位置。日出日落時太陽角度低,彩虹位置就會較高,弧度亦較大。但隨着太陽升高,彩虹會慢慢向下沉,我哋淨係見到彩虹圓弧頂部嘅一小段,所以望落就較為平直,圖中嘅彩虹係下午三點半左右拍攝,太陽角度相對較高,所以就望到咁矮咁平嘅彩虹喇。」

出現於馬鞍山的彩虹,這種較為常見。(FB圖片)

出現於馬鞍山的彩虹,這種較為常見。(FB圖片)

帖文來源: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會」、專頁「香港天文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