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汽車王國功臣是誰?

博客文章

中國汽車王國功臣是誰?
博客文章

中國汽車王國功臣是誰?

2023年06月07日 17:15 最後更新:17:40

中國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今年首季汽車出口銷售第一,世界汽車王國正式改朝換代,日本認為特斯拉CEO馬斯克對中國貢獻不小,但利益才是關鍵,雙方可能正在互相計算。

AP圖片

AP圖片

1980年,日本汽車年產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車王國。不過,自2021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最新預測,中國2023年汽車出口可達400萬輛以上。

數字大家都知道了,可是中國汽車如何急速成長?這個謎好似連日本人好有興趣想知。《日經新聞》最新報導,馬斯克日前閃電訪華,內有玄機。這位美國科技大亨與中國關係如何?

答案一、馬斯克籌擴建特斯拉產能。比亞迪有可能將2022年290萬輛的産能提高至430萬輛。為了加強競爭力,產能只有200萬左右的特斯拉,必須在中國增産。事實上,只有上海的車廠生產才最靠得住,年產75萬輛超過加州超級工廠的65萬輛,其餘柏林、德州的工廠不外年產25萬和35萬之數。

答案二、中國要有條件助攻特斯拉。內地目前有200家新能源汽車廠商,甚至有傳IT企業也會相繼加入,市場處於過度競爭,隨時出現泡沫現象,一旦爆破的造,汽車產業這個板塊出現產能過剩,導致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難以估計,怎麼辦?日本引述中方行業人士估計︰「由於國內産能過剩,中國政府希望特斯拉更積極地將上海工廠作為出口基地。中國只想允許特斯拉以出口為目的進行産能擴張」,換言之,有點勸退馬斯克之意,中國對特斯拉的補償是助其產銷世界市場。

《日經》分析︰「對特斯拉來説,向中國傾斜也是一種風險。在中美對立導致供應鏈不斷脫鉤的背景下,美國計劃將中國産電池和礦物排除在本國純電動汽車之外。如果同樣的趨勢擴大至美國以外的國家,將難以有效利用上海工廠作為出口基地。」馬斯克明白與中國關係目前是重要(因為要準時交車付貨),上海廠怎可以一時遷移向外,開玩笑,不過馬斯克也是有城府的,此次訪華有實力向中方叫價。「在彰顯重視中國的態度的同時,(特斯拉)還考慮在印度等其他國家設立工廠,似乎是在向中國施加壓力。」看來,電動車市場的水很深,看表面馬斯克一面倒向中方(反對脫鉤斷鏈),但水面之下有很多的暗鬥。

何以說馬斯克來華設廠對中國汽車產業有貢獻?大不了也是上海一間超級工廠而已,其實不然。中方的手段很靈活很犀利,一方面想特斯拉好似蘋果公司一樣,為中國帶來龐大的產業鏈,壯大中國先進工業製造之餘,更是把特斯拉當作一條激活內地汽車產業的鯰魚。

過去,當局大力扶助電動車研發,卻招來其心不正的企圖渾水摸魚,用張圖張、幾張PPT就一方面取得國家資助,還可以當企業的概念提升股價。好了,特斯來了,全國企業和投資者有了方向,大家可集中精力,認真的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激活了國產汽車的動力,同淘汰了一大批「假車企」,再難有人騙到資金和資助。

特斯拉是中國的鯰魚,但不是水魚,家家有求,互利共贏,這筆帳馬斯克也懂得計,所以未來與中國關係還是向好。長遠呢?長遠誰知道。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加拿大「小土豆」是這樣育成的

2023年09月21日 20:07 最後更新:20:26

加拿大與印度鬧出外風波,最受觸目是可稱為加大拿「神童」的杜魯多,他在首任總理初登場示範用35秒解釋量子電腦,贏得空前完美的年輕政治家形象。

AP圖片

AP圖片

這位國際政治明星,不知怎樣的,近期分別一次再一次遭東方大國「教訓」,歸根究底,杜魯多其實並不明瞭當今天下形勢正是他口中的量子電腦,「再也不是1或0」——西方經常錯覺以為是民主、人權、自由就是普世價值,其他就什麼都不是——杜魯多明明白白知道,量子力學是推翻傳統宏觀物理現象,進入微觀世界的全新角度,「一個量子的狀態遠遠複雜得多,東西可以同時是粒子又是波,量子周圍存在不確定性。」可是他就看不見也想不通身邊的事。

順帶一提,加拿大是量子電腦的先驅,第一台商用的量子電腦不是美國也不是中國,而是加拿大D-Wave公司2011年率先推出,宣稱比起時下英特爾(Intel)芯片的個人電腦,快一億倍!杜魯多當日便是出席加拿大一場重要的物理學研討活動,「秀」過對量子電腦的知識之餘,最後以「這是量子運算令人振奮之處」為結尾,暗誇D-Wave的技術成就。加拿大有此年輕有為的總理,加拿大有此「一億倍速」的電腦,夫復何求?

西方殖民主義建立的300年所謂現代文明,是「西方說了的算,和西方說了的不算」的0與1邏輯,可是今時今日,東方有兩個大國的復興,中國、印度可以上天探索月球和火星、落海有戰略核動力潛艇,並且同時擁核,世界已經不再適用傳統西方那一套。

去年11月印尼主辦G20峰會,時值加方指控中國人員涉嫌干預當地選舉,杜魯多逕自走上前跟習近平主席「寒暄」但實際想「對話」,可是被婉拒,這個場合這個氣氛,稍有常識的知道不適合嘛,周圍都是採訪記者。

習主席說︰「如果有誠心,我們就應該以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不過,杜魯多微笑點頭,但不脫傲慢回應:「我們在加拿大相信的是自由、開放和坦率的對話,我們一直以來都這樣。我們會持續尋求建設性合作,但也許過程中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結果,西方媒體訴說杜魯多被習近平「教訓」了,可以沒有報導杜魯多想以西方民主自由的陳腔濫調「暗寸」中國,隱隱傳來一種莫明的「優越」感。

今次杜魯多又在G20對碰另一東方大國印度,情況複雜很多,據報導,他直接向印度總理莫迪提及在加拿大發生的政治暗殺事件,「要求印度『嚴正』看待此事,遭對方強硬否認」,兩國隨後互逐外交官,讓期盼與加拿大、印度合作的西方盟友陷入尷尬。

杜魯多被捧為「上通天文,下識地理」,其實,他不過是僅憑一點點出眾的外貌,以及類似佳麗競選的一點點鏡頭前的35秒智慧。這種料子,在一個只求選票勝出的西方國家,是可以堪當大任,例如43歲便當加總理的杜魯多。面對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又是肩負十幾億人口進行自主獨立追求現代化的東方龍與象,又豈是「小土豆」可以走過來班門弄斧,還要上前叫陣?最後贈你一句李敖名言︰「只要你不覺得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杜魯多和小S,共勉之。

資料補充,以上名句是李敖在綜藝對主持人小S問「我和胡因夢相比,誰更漂亮」的妙絕回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