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第6次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實現一個新突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第6次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實現一個新突破

2023年06月08日 17:00 最後更新:17:13

今天(6月8日),中國空軍發布中俄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視頻。根據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6月6日,雙方在日本海、東海相關空域組織實施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6月7日,中俄兩軍位太平洋西部空域完成第6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第二階段任務。

解放軍轟6轟炸機在殲11戰機的護航下參加巡航。

解放軍轟6轟炸機在殲11戰機的護航下參加巡航。

外界關注中俄今年進行的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這是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自2019年第一次行動以來的首次,也是一次新的突破和探索。

2022年,中俄兩次空中戰略巡航區域包括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環球時報》引述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看起來第6次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區域沒有突破第4次和第5次的範疇,但內涵卻不同。

宋忠平指出與此前不同,此次任務分為兩個階段執行,這表明當前中俄兩國在巡航中已經有能力做到按照實際需求來實施戰略巡航任務,也暗示了在此次空中巡航中,非常有可能出動了不同的兵力,在不同的海空域實施相應的巡航工作。「具體來說,到東海、日本海與到西太平洋巡航執行任務的兵力是不同的,演練課目也不相同,這表明雙方可以根據具體任務實施聯合巡航,實戰性更強,而戰略巡航空間也在不斷拓展」。

中方參加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轟6轟炸機起飛。

中方參加中俄聯合戰略巡航的轟6轟炸機起飛。

軍事專家傅前哨表示,此次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分為兩個階段意義重大。「此次軍事行動在兩個不同的方向進行,增大了行動的難度,對行動的事先策劃以及在不同方向進行兵力匯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體現出中俄兩軍的合作在不斷深化,對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有相當大的意義」。

根據當前公開資料,中方派出了轟-6K,俄羅斯派出了圖-95參加此次聯合巡航任務。傅前哨表示,中國派出的轟炸機屬於中遠程戰略轟炸機,比起俄羅斯使用的遠程戰略轟炸機航程稍微要短一些,此外兩軍使用的機型、導航和控制系統也有差異。「戰略轟炸機比起戰術飛機航程更遠,往往要在陌生地域執行任務,相關的導航、控制與指揮也更加復雜。因此,兩國轟炸機要進行空中協同配合,就需要進行不斷的演練,掌握相關技能,從而能夠完美地進行協同配合。」

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到中俄軍機照片。

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到中俄軍機照片。

宋忠平表示,最新一次的中俄戰略巡航表明中俄雙方之間的戰略巡航協同配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互信程度進一步加深,「當前天下不太平,中俄戰略巡航也須在遠海遠空強化聯合巡航的能力建設,才能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

中俄兩國軍機在日本海和東海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引起了日本和韓國的擔憂。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7日說,這場軍演引起了日本政府對國家安全的嚴重關切,並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俄兩國轉達關切。松野博一說,中俄兩國的戰略轟炸機在日本附近反復舉行聯合軍演,標志著兩國在日本附近的軍事活動擴大,「顯然是為了在我國(日本)任意行動」。

日本軍方表示,6日發現兩架俄羅斯轟炸機在日本海上空與兩架中國轟炸機會合,並一起飛到了東海後,日本軍方加派了戰鬥機應對。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6日也通報,四架中國軍機和四架俄羅斯軍機當天下午,進入韓國南部和東部海域的防空識別區,韓國緊急調動戰鬥機應對。韓國軍方稱,對飛入「防識區」予以警告後,中方通過軍用直通熱線回答正在進行正常演習,俄方沒有應答。

日本防衛省6日公布日方判斷的中俄軍機飛行路線圖。

日本防衛省6日公布日方判斷的中俄軍機飛行路線圖。

俄羅斯國防部7日表示,由俄羅斯空天軍的圖95戰略轟炸機和解放軍空軍的轟6K戰略轟炸機組成的空中小組,在日本海和東海水域,以及太平洋西部海域上空,進行了8個小時的空中巡航,俄方蘇30、蘇35戰機和中方的殲11戰機則參與掩護。巡航期間,有外國戰鬥機伴飛了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國防部強調,是按照今年軍事合作計劃進行這次巡航,並不針對第三國。中俄兩國飛機亦嚴格按照國際法規則行動,沒有侵犯外國領空。在完成巡航後,所有參與巡航的飛機已返回到自己的機場。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亞運會主火炬首用零碳甲醇 一文看清背後的中國能源變革

2023年09月24日 12:31 最後更新:13:00

史上首屆碳中和亞運會在杭州開幕,主火炬燃料零碳甲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用於大型體育賽事。

零碳甲醇是賽會新物種。

零碳甲醇是賽會新物種。

作為賽會新物種,零碳甲醇的全新應用,也是對綠色新能源的一次科學探索與實踐。甲醇是一種公認的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運輸便捷的能源。相較於液化天然氣等燃料,零碳甲醇充分體現了杭州亞運會「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

杭州亞運會開幕。

杭州亞運會開幕。

從數據上看,與傳統燃料相比,甲醇有著更高的能量密度。此次點燃的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同時,甲醇擁有可觀的極端天氣抗性,在11級大風、降雨量50-100mm的暴雨下都不會熄滅。

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

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

更重要的是,甲醇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燃料,其爆炸濃度下限高於氫氣和天然氣,防爆要求更低,且作為液體可實現常壓儲運,便於補給。

此次用以點燃主火炬的零碳甲醇,由同樣出身浙江的吉利控股集團生產製備並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產自由前者投資的安陽綠色甲醇工廠,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H2)與從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CO2)合成。

據統計,每生產1噸零碳甲醇可以消納1.375噸的CO2,實現循環內零碳排放,符合「碳中和」屬性的綠色能源。以安陽綠色甲醇工廠為例,其每年可生產11萬噸甲醇,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實現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

習近平在浙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在浙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

作為全球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零碳甲醇極有可能成為破解能源安全和雙碳難題的「超級燃料」。而在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的成功應用,也為這一新興能源的產業化突破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例。

在「雙碳」目標下,能源變革已成大勢所趨。能源安全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中國的能源結構為富煤、少氣、貧油。據統計,2022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仍然超過70%,保障能源安全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甲醇能源憑借諸多優勢,成為全球公認的理想新型能源。其相較傳統燃料不僅成本低廉,而且技術成熟,能夠實現快速推廣。因而發展甲醇經濟,不僅有利於碳中和,還可以推進能源結構變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事實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使用國,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中國甲醇產能達到10041萬噸/年,突破1億噸大關,產量約為8022.5萬噸。

此外,中國甲醇的主要原料由天然氣、焦爐氣、生物質等構成,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通過有效捕捉CO2,可合成符合碳中和屬性的甲醇能源。可見,未來甲醇產量的增加將逐步轉向可再生甲醇,中國仍將是主要生產國。由此建立的甲醇經濟,可同時帶動化工企業綠色化、低碳化和高端化,是中國能源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尤其是對中小能源企業有著無限商機,從而點亮規模達數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目前,甲醇已經在工業、船舶、汽車等領域廣泛應用。其中,汽車更是中國的支柱產業。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推動下,甲醇汽車產業目前已完成技術鏈、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建設。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2019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等八部委專門發文推廣甲醇汽車,推廣綠色交通、發展甲醇經濟進入了新階段。

在業內人士看來,商用車是甲醇應用的最佳載體。商用車雖然保有量少,卻消耗了超過一半的車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車56%的二氧化碳,80%的PM污染物:1輛傳統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306輛乘用車。

相比柴油,甲醇能直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源的排放。據計算,如果全國一半的貨運卡車用甲醇代替汽柴油,不但能大幅降低污染,且每年可減少石油進口1.25億噸,減碳2.15億噸。

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

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

實際上,現階段甲醇在商用車領域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充分展現了甲醇能源制備、甲醇能源輸配送體系、甲醇車輛應用全鏈路閉環。

作為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甲醇使用保障用車,吉利遠程星瀚重卡採用醇氫動力,以甲醇為燃料,相較於傳統柴油重卡,不僅全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且燃料成本減少18%-32%,每公里最多節省1元錢,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除此之外,搭載超醇電混動力的遠程星瀚H也將在亞運會期間擔當央視潮湧號移動演播室用車,助力央視新聞亞運報道。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工信部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魏安力表示,「中國甲醇汽車歷經40餘年發展,產業化規模居世界第一,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整個產業,都已站在世界前沿,總體發展態勢非常健康。」他認為,由甲醇汽車衍生而來的技術鏈、產業鏈和服務鏈,不僅有助於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能源安全保障,還能為社會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是以能源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總括而言,借助於領先的科技與產業鏈建設,甲醇經濟既能夠讓中國降低對外能源依存度,擺脫複雜國際形勢所帶來潛在能源威脅的桎梏,同時在繼電動汽車之後,又為中國在新能源時代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超車道」。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